特種紙業回升明顯,汽車動力電池成利潤新增長點
因為偏居浙江遂昌縣,凱恩股份顯得有些沉寂,再加上2007年首次出現虧損,凱恩股份越發低調地投身于自我反思和變革中,無暇走入公眾的視野;但是,今年的凱恩變得不同尋常。
"今年的情況遠比我們預期中的要好,從3月份開始公司對今年整年的銷售目標也在不斷地提高。"坐在辦公室里,凱恩股份董秘田智強談起公司的經營狀況,喜形于色。
本周的"走讀浙股"之所以報道凱恩股份,正是因為看到其造紙主業利潤在不斷提升;同時,凱恩股份正在涉足的動力電池產業,也帶給投資者無限遐想。
主業特種造紙 毛利率大幅提升
凱恩股份今年中報披露,其營業收入2.43億元,上年同期為1.83億元,同比增長32%;凈利潤為1744萬元,同比下降2.59%;但更值得期待的是,公告同時預計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為30%~50%左右。
然而,就是在2007年經濟形勢一片向好的時候,凱恩股份卻意外地出現虧損,當年其利潤總額虧損149.32 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16.75%,年報中提到主要是因為銷售價格下降以及原材料的漲價導致成本增加。
在2007年陷入虧損的凱恩,為什么反而在金融危機沖擊下這么快實現扭虧為贏?
"因為業績早在2007年時候就出現下滑,之前就已經努力在嘗試著變革,因此,雖然金融危機突如其來,但我們卻比其他企業準備得要更充分一些。"對記者的疑惑,田智強解釋。
除了提早對業績下滑產生警覺,凱恩股份總經理計皓去年底的一個正確決定也為凱恩股份今年利潤大幅度提升奠定了基礎。
原來,去年下半年因為金融危機的沖擊特別大。去年7月份以來,電解電容器紙的月銷量就從480多噸,到200噸,再到100多噸,下滑的速度之快幾乎讓從事造紙行業十多年的管理層們都傻了眼。12月份,主要原材料紙漿價格繼續下滑,當時很多造紙廠慌亂之下更加不敢囤積原材料;但是憑借著自己十多年造紙業的管理經驗,計皓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抄底原材料。其2008年的年報顯示,凱恩股份囤積的紙漿達到2.6萬噸。
而今年年初以來,紙漿價格早連續下跌之后步入反彈,累計漲幅已經超過60%,成功的預測不僅讓凱恩股份沒有受到原材料漲價影響,反而提升了毛利率,中報顯示其綜合毛利率同比增長7.8%。
不過,田智強解釋,毛利率的提升除了原材料價格的優勢,也與公司采取內部管理效率提高和成本控制等措施有關。
"電解電容器紙的市場其實很小,全球每年的需求約為1萬噸~2萬噸左右,凱恩的年產量就在5000噸左右。"田智強介紹,凱恩股份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能夠系列化生產電解電容器紙的公司,因此一旦市場回暖,其市場銷量回暖較快也是可以理解的,"下半年造紙業務還會維持穩定增長。"
轉型鎳氫電池生產 成為動力電池新貴
除了特種紙業務的蒸蒸日上,凱恩股份今年6月份完成收購的凱恩電池部分股權,也為其后續發展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2009年6月2日,凱恩股份200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收購浙江凱恩電池有限公司78.80%股權的議案》和《關于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的議案》等。
凱恩股份以9648.86萬元支付價收購凱恩電池78.8%的股權;同時為了籌集發展電池業務的必要資金,凱恩股份擬向特定對象定向增發不超過4000萬股新股,發行價格不低于8.51元/股,擬募集資金3.4億元。
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增資凱恩電池實施新增年產2.5億節動力電池技改以及增資電池公司實施車用動力電池新建等兩個項目。
"國內包括杉杉股份在內,生產鋰電池的廠家也有不少,而我們在電池行業的優勢在于鎳氫電池技術。"田智強指出。
資料顯示,凱恩電池一直與浙江大學有著長期合作,主要從事國家"863"重點高科技項目--鎳氫電池的開發研制與產業化。浙江大學教授潘洪革擔任公司總經理。
值得一提的是,凱恩集團在股權轉讓時曾承諾,若凱恩電池完成股權轉讓當年以及其后連續兩個會計年的實際凈利潤未能達到股權轉讓協議約定的凈利潤預測數,凱恩集團會以現金方式補償,根據評估預測,凱恩電池2009年4~12月、2010年和2011年稅后凈利潤分別可達1207.12萬元、1692.71萬元和2195.31萬元。
不過,今年上半年受金融危機沖擊,凱恩電池發展比預期的要慢,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06萬元,這與原本預期評估的2009年實現1207萬元凈利潤還相距甚遠。
但是,同樣生產動力電池的競爭對手比亞迪受到股神巴菲特的青睞,也讓市場對汽車動力電池有著諸多的期盼。一位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從凱恩股份的兩塊業務前景來看,作為新能源的汽車動力電池更具成長空間,因為特種紙業的市場容量有限,成長性受到限制;而在能源日漸緊張的中長期趨勢下,新能源汽車會越來越普及,汽車動力電池的需求會逐漸被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