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1時09分報道,《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從10月1日起開始實施,環保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環境保護部將加強對鋼鐵、水泥等產能過剩行業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管理。 環保部的有關負責任表示,環部將加強對鋼鐵、水泥產能過剩的規劃環節影響的評價管理,深入認證行業規劃確定的發表規模和布局的合理性,而作為受審批的區域內高耗能的項目,環保評價是一個前提,要推動這個造紙、化工等對水環境影響較大的產業規劃環評,并且嚴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質的排放,不斷強化礦產資源開發環評,防止規劃實施對于區域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重要的生態區產生不良的影響,并且維護好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 下一步還將認真做好交通基礎設施的規劃環評,重點關注路網還有港口的布局,包括這種區域的生態安全格局,還有生態功能的區化,以及一些景觀的生態格局之間的協調性,來提高城市規劃環評的質量,同時還將把規劃環評早期介入城市整體的規劃以及相關建設規劃的編制。 而不說像現在有些地方城市整體規劃已經做好了,都已經做完了,可以說建設到一半了,才發現它里面對于整個環境,是一個最好的方式,下一步將在最早期的一個城市總體規劃的時候,就將環評介入進去,實現與規劃編制全程的切入,從城市建設的總體布局上,保障人居環境的質量,優化城市的生態安全格局,引導城市健康發展。 其次,環保部嚴格的規范開發區以及工業園區的工業環評,明確開發區環境保護的措施,和入區項目環境的準入標準,很多城市為了推動經濟,可能建設很多的開發區和工業園區,下一步要規范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對于環境的一個影響,在環境保護措施上,也給這些入園區、開發區的項目一個準入標準。 再次,對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點區域,開展建設規劃環評,促進重大生產力的合理布局和區域產業的合理銜接,推動建立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產業空間布局體系,要從全國-區域上來設定,就是哪些城市不能夠做一些重工業,哪些城市不能夠做一些有污染的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