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近日批準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76個項目,我國有安徽宣紙、蠶桑絲織技藝等22個項目入選,這也是我省首次入選此類項目,實現了安徽非遺保護的重大突破。此前,我國僅有昆曲、古琴、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族長調民歌4個項目入選。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宣紙是傳統手工紙的杰出代表,具有質地綿韌、不蛀不腐等特點。自唐代以來,它一直是書法、繪畫及典籍印刷的最佳載體,至今仍不能為機制紙所替代。宣紙傳統制作技藝有108道工序,對水質、原料制備、器具制作、工藝把握都有嚴格要求。這一技藝經口傳心授世代相傳,不斷改進,與多種文化元素結合,對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對促進民族認同和維護文化多樣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