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的胡潤排行榜上,玖龍紙業董事長張茵名列第二位,再度成為中國內地女首富。更值得關注的是,11月2日,胡潤首次發布“低碳富豪榜”,張茵登頂,來自重污染行業的造紙巨頭戴上了綠色桂冠。
去年金融危機,造紙業成為重災區,張茵家族財富急劇縮水,玖龍紙業股價也一度跌為最低僅0.72港元。然而僅僅時隔一年,張茵和她的玖龍紙業實現了強勢V形復蘇,再度成為行業的標桿企業。
玖龍紙業表示,推行環保、技術革命是復蘇的關鍵基因。
環保先行
11月2日,胡潤首次發布“低碳富豪榜”,玖龍紙業張茵當選“新科狀元”。在外界看來,玖龍紙業之所以后勁十足,巨資投入環保可謂功不可沒。
不冒煙的煙囪
張茵“不喜歡”胡潤,雙方曾險些對簿公堂。對于從2003年以來的各項排行榜,張茵及其團隊也從來未予正面評論。然而,胡潤在這個冬天給張茵送的這份禮顯然甚得伊人心。
用玖龍集團公關部經理的話說,以往的排行榜,只關注到老板的金錢數字,而沒有肯定其社會價值。
據胡潤描述,之所以將張茵列為低碳富豪,其主要原因在于玖龍紙業進口廢紙,經加工后制成成品,屬于垃圾回收循環利用。并且,玖龍在造紙所產生的廢水和廢氣處理方面走在行業前列。
10月12日,記者前往玖龍麻涌基地采訪。在辦公大樓側面不到50米,是其中一個污水處理池,經過多層處理后的廢水從管道內流到露天池。站在池子旁邊的平臺上,記者已經聞不出有污水的氣味。在池子旁邊,有一個攝像頭格外醒目。玖龍紙業控股有限公司公關部經理楊月霜解釋說,這個攝像頭是和省環保局聯網,環保部門可以實時監控廢水質量。同樣與省環保局聯網的,還有玖龍的廢水、廢氣監控平臺。
下午3點23分,正是工廠繁忙時,但是玖龍的煙囪卻沒有煙霧繚繞的景象。楊月霜說,煙囪里面已經進行了處理,對二氧化硫等物質進行高強度過濾,因此煙囪看起來并沒有煙霧。
楊月霜進一步解釋說,玖龍的環保概括起來說有三個方面:第一,90%的原材料來自于廢紙,只有10%是原木漿(使用木材壓榨);第二,利用“四大循環”節能減排;第三,通過技術手段對廢水、廢氣進行凈化處理。
“所謂四大循環,第一,是將第一次提取木漿之后的水進行回收,一方面能省50%的水,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提取里面的纖維;第二,紙機造紙之后會殘余及滲出木漿,進行回收利用;第三,廢渣產生的沼氣,導入鍋爐燃燒室,可以產生蒸汽;第四,費紙渣集中處理,用于焚燒發電。”楊月霜說。
用環保做后盾
記者試圖尋找出一條玖龍環保革新的發展之路,但尋找并不容易。該公司環保部門負責人稱,現有的廢水、廢氣處理設備早在建廠之初就已成型。然而,從玖龍部分老員工的只言片語中,我們仍不難看出其環保之路的大致軌跡。
1998年,玖龍在麻涌建廠,當時只有一個污水處理池。隨后幾年,基地不斷擴建,多條生產線建成,玖龍于2005年5月成立節能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整個公司的節能規劃、推動和考核工作。2008年,斥巨資引進國際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在水處理上,率先引進國際領先的厭氧加好氧技術進行兩級生化處理,使各項環保指標都做到優于國家標準。
今年5月1日起,國家對造紙行業的廢水排放實行了新的環保標準。新標準的實施,為玖龍淘汰了許多對手,成了標準實施的最大受益者。
而未雨綢繆的玖龍在環保方面過得很輕松。“事實上,提前對環保進行規劃,比后期彌補的成本要低很多。”楊月霜說。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投入。改善廢水、廢氣指標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并不是一個高科技的東西。但是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投入大量的設備費用。”水處理專家朱益表示。
“我們不是沒有考慮過成本問題,但是要想做一個百年企業,就必須有可持續發展的后盾,對于造紙業來說,環保就是后盾。”楊月霜解釋“玖龍”二字的來歷:“‘玖’為最大的數字,同時又‘九五之尊’的意思;龍則同樣象征王者。玖龍從一開始就打算做行業的龍頭,當然會花巨資投入環保。”
技術革命
對于造紙行業,楊月霜概括為: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光有資本不行,技術是關鍵。企業從小做到大,從一開始就要注意科技的力量。”
世界級設備成就世界級企業
與環保不同,玖龍的高科技之路似乎真的是“一蹴而就”。據介紹,玖龍在1998年建廠時引進的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造紙機。
據東莞市白天鵝紙業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陳先生描述,即便是今天,這臺11年前的造紙機在東莞依然處于技術領先的地位。
正是這樣的高起點給了玖龍紙業無限底氣。“大規模,高技術為我們帶來成本和品質優勢,同時,玖龍也是包裝紙品種最齊全的企業,可以為顧客提供一站式購買的服務。”曾做過玖龍銷售部負責人的楊月霜談起銷售來一點也不含糊。
據介紹,玖龍集團年總產量為882萬噸,其中,東莞共有13臺造紙機,占集團產能的一半以上。“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造紙基地,但是,一切都是靠高科技完成的。”楊月霜對此非常自豪。
2008年11月,記者曾經進入玖龍一條生產線,其給人的感覺堪稱“震撼”。一條價值近10億元的流水線,僅有6-8個人操作完成。“當時,曾組織過媒體團到玖龍生產線參觀,有個別媒體回去之后就把標題寫為‘記者比工人多’,其實,這是對玖龍的自動化程度不太了解。”楊月霜說。
不過,東莞其他很多造紙企業在科技方面卻遠落后于行業水平。以衛生紙為例,東莞產的質量水平普遍較低。
在今年廣東省工商局的公布的一項檢查報告中,共有31項衛生紙、衛生巾產品被檢測出質量不合格,其中就有9項產品的生產企業為東莞的紙品企業。
一切似乎還是得回歸到成本。據業內人士介紹,造紙為重資產行業,每新增1萬噸制漿產能,需投資1億元左右,每新建1萬噸產能的白板紙,投資金額也將在4000萬元左右。“如果利用最先進的設備來制造,其設備成本還得翻倍。”該人士說。
高強瓦楞紙填補國內空白
今年,玖龍向市場推出了更低克重的高強瓦楞紙新產品,填補國內同類產品的空白。
據玖龍紙業銷售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玖龍將加強與市場需求的結合。“不僅要把握現在的需求,還得讓產品的定位符合消費者未來的消費趨勢,并適當加以引領。這樣就需要我們的紙種更加多元化。”該負責人介紹,今年,玖龍向市場推出了更低克重的高強度瓦楞紙新產品,填補國內同類產品的空白。
對于這個新品,科技含量同樣十足。據介紹,生產這種高強度瓦楞紙的18#機是當今世界上配置最高、車速最快的高強瓦楞紙機。
針對當前現狀,玖龍紙業計劃繼續推進多元化擴產戰略,并結合市場需求,計劃對生產設備進行改造。同時,東莞基地原計劃生產牛卡紙的27號紙機,也將改為生產涂布灰底白板紙、食品級白卡紙和環保脫墨白底白板紙,年產能也將比原計劃提升15萬噸。
迎來復蘇
環保作后盾,技術為動力,在經過低迷、谷底后,順著造紙行業的整體復蘇,玖龍逐漸活了過來,而且比其他造紙企業活得更滋潤。
玖龍V形復蘇
9月14日,玖龍集團發布上一財年年報,財務報表顯示,玖龍上半財年(2008年7月1日-2008年12月31日)盈利僅為3.23億元,而下半財年(2009年1月1日-2009年6月30日)盈利迅速提升,達到13.38億元,相比之下,下半財年凈利猛增四倍之多。
至于以后的發展,玖龍表示,還將進一步擴大產能,東莞基地將再上兩條造紙機。
產能一詞,對于造紙業來說很敏感。國家十部委曾明確表態,造紙產業存在產能過剩的危機。東莞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日前也在公開場合表示,這幾年,東莞都不批設新的造紙廠,而且,還會對部分落后產能進行有序淘汰。
對于這一點,玖龍卻從中看到了商機。“我們產能的確很大,但是國家要淘汰的是落后產能,這對于玖龍來說也是一個占領騰出市場的好機會。”楊月霜說。
目前的玖龍在國內有四個生產基地,分布在東莞、天津、重慶和太倉,產品覆蓋了牛卡紙、瓦楞紙、涂布灰底白板紙等多個類別。同時,為了加快占據越南、老撾、柬埔寨等東盟市場,玖龍紙業已經在越南合資成立了玖龍正陽造紙有限公司。
造紙業整體好轉
“陰轉晴”的不僅是玖龍一家。本月9日,東莞另一紙業巨頭理文紙業發布中期業績報告,報告顯示,理文集團從今年4月1日至9月30日,其營業額為50.6億港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9%,但是利潤卻大幅上漲至8.17億港元,同比上升22.3%。
“東莞的造紙行業確實已經復蘇,至少恢復到金融危機前80%的水平。”東莞市造紙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大企業的情況可以用“非常良好”來形容,小企業可能情況稍微差一點,但是依然不缺訂單。
東莞市理文造紙廠有限公司行政部副經理朱政龍認為,造紙行業當前情況好轉的主要原因有四點。“第一,內需市場不斷擴大及國外市場慢慢恢復;第二,成品紙價格上漲帶動木漿價格回升,前期積壓的木漿及成品庫存得以釋放,從而盤活了企業的資金鏈;第三,受金融危機影響,許多落后產能的紙廠倒閉,讓出了市場。第四,原本外銷為主的東莞造紙業紛紛擴大內銷比例,避開高危地帶。”
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多個紙企老板表示,玖龍是大企業,資金雄厚,當然可以再科技創新、環保設施等方面大力投入,這種方式放到中小企業肯定不合適。
乍一聽,這話不無道理:一邊是財大氣粗的行業巨頭,一邊是為訂單奔波勞碌同時還要擔心環保部門抽檢的中小企業,當然不可同日而語。但是,任何一個企業都有弱小、起步的時候。即便如張茵女首富這般榮耀輝煌,依然也有艱難度日的時候,通過一個大企業的發展歷程和成功經驗,當然可以取長補短。
具體一點,玖龍紙業在復蘇,并且反彈力度如此之大,原因何在?筆者以多次和玖龍相關人員接觸的經驗認為,關鍵在于后勁足,這個后勁就是環保和科技。正是由于環保,讓玖龍不再擔心受困于各種排放標準,同時還能通過節能減排降低企業運作成本。至于科技,玖龍的所有造紙機都是世界級的。
中小企業要做的,不是學玖龍巨資引進設備,也不說要大部分積蓄用于環保。而是要清醒地認識到,造紙業的命門是什么?
如果把造紙行業比作一個人群,我覺得企業需要的出世態度應該是:身體單薄但是要充滿智慧,身處濁流然需潔身自好,方能長命百歲。
玖龍發展史
張茵用6年完成資本積累
1985年,27歲的張茵放棄了深圳一個待遇優厚的合資企業的財會工作,帶了3萬元錢只身到香港闖蕩。
由于之前曾受中國一造紙廠委托去香港收購廢紙。張茵開始涉足將稻草漿造紙改為環保造紙這個領域,她很快了解到內地紙張短缺的情況和巨大的市場潛力。于是,張茵在香港做起了廢紙回收生意,“恰逢香港經濟蓬勃時期,6年內我就完成了資本部分積累。”在那里張茵遇到了他日后的夫君也是事業伙伴——臺胞劉名中。
1990年2月,張茵夫婦開始在美國拓展廢紙回收業務,成立了中南控股公司。細心的張茵也利用了別人沒有發現的機遇——大量運送出口貨物的集裝箱回到中國時都是空返,張茵只用極低的運費就把美國的廢紙運到了中國。10年間,中南先后在美建起了7家打包廠(將收到的廢紙打包)和運輸企業。時至今日,中南已是歐美最大的紙原料供應商。
◎1985年在香港做廢紙回收貿易。
◎1988年在廣東東莞建立了自己的獨資工廠。
◎1990年從香港移民美國,張茵與丈夫劉名中建立美國中南有限公司,為其在中國的工廠購買并提供可回收廢紙。
◎1996年在廣東東莞投資1.1億美元成立玖龍紙業,生產牛卡紙。
◎1999年7月對玖龍紙業繼續注資1.1億美元,進行二期工程擴建。
◎2000年后成為美國廢紙回收大王。
◎2003年財富25億元全美500強女企業家第54位中國百富榜第17名。
◎2004年張茵再度投入1億多美元,進行三期工程擴建。
◎2004年財富30億元胡潤百富榜第19名。
◎2005年財富15億元胡潤百富榜第36名。
◎2006年3月玖龍紙業香港上市財富270億胡潤百富榜第1名。
◎2008年中國工廠的年產量達到24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