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遼寧省政府新聞辦、遼寧省環保廳2日聯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這個我國重化工業密集的省份圍繞空氣和水體污染治理提出“冬季決戰”目標,要求確保遼河干流COD濃度全年穩定實現“消滅劣五類”;全省14個城市二氧化硫濃度穩定達標,大氣質量持續改善。
遼寧省環保廳副廳長朱京海表示,近年來,遼寧城鄉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今年前3個季度,全省14個城市空氣質量優良級天數平均達到259天,二氧化硫濃度首次全部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作為我國傳統重化工業密集的省份,遼寧環境質量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遼寧近年來經濟總量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煤、電、汽、油和水等資源、能源消耗逐年增加,資源環境的壓力日益加大。在確保經濟增長的同時,如何有效治理污染、保障城鄉環境質量,成為遼寧各級環保部門的“中心工作”。遼寧30萬千瓦以上的發電機組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省總量的近一半,目前已有35臺機組建設了脫硫設施,占大型火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的80%以上。與此同時,遼寧省現已關停20萬千瓦及以下小火電機組18臺,涉及裝機容量122.5萬千瓦。
遼寧省環保廳副廳長朱京海介紹,遼寧提出環境治理“冬季決戰”任務,要求加強空氣質量和河流斷面的監測,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立即通報當地政府,同時啟動應急預案,查明原因、消除污染,必要時對企業實施臨時管制措施,視污染程度責令企業部分限產、全面停產以至徹底關閉。加強對造紙企業監管,對于擅自開工、私排亂放的企業,一經發現,立即予以關閉。各市、縣政府主要領導對轄區內河流水質負總責,河流斷面水質考核結果作為政府領導政績考核的重要參考。對造成嚴重污染的企業,除依法處置外,追究企業法人代表的法律責任,對失職失責的環保監管人員,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