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來,投資重慶林業的社會資本可用“微乎其微”來形容,而2009年,據重慶市林業局發布的數據,就已有近60億社會資本涌入重慶林業。據了解,是重慶市推動的“森林重慶”建設進一步加快了林權制度改革促進了這一巨變。
推動林改引社會資本蜂擁
據了解,2008年以前,投資重慶林業的社會資本可用“微乎其微”來形容,這樣的歷史從去年開始改變。2009年“森林重慶”建設推動該市的林權制度改革。實現“明晰產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后,全市現有近200家企業、近60億社會資本涌入林業。
重慶市林業局一位負責人舉例說,2005年,香港理文重慶造紙項目落戶永川,總投資達到30億元港幣。然而因重慶本土原材料供應不足,該公司在2007年部分生產線建成后,大約60%左右的木竹原料只能從四川、貴州、廣西等地購進。該公司發現重慶市實施林改后,自己種樹更劃算,所以一方面在永川本地造林,另一方面就近在其他區縣購原材料,減少遠端運輸成本。
據了解,一年多時間里全市投入森林工程的社會資本達34億余元,除林農之外,全國各地共100多家知名企業投奔重慶森林工程建設。此外,還吸引來外資,今年英國陽光集團與潼南縣簽訂了投資21億元,建立100萬畝工業原料林基地的投資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