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于山東省高唐縣各企業生產廠區,映入眼簾的是一幕幕污水處理、循環利用、回收資源的場景。
近年來,高唐縣從污染源頭抓起,打響了治理水污染攻堅戰。
深度處理,實現閉路循環
“車間內廢液通過調整閥門進入母液池,經過化工泵逐量加入隔油調節池內,其他廢水直接進入隔油調節池均化水質,再經過四聯反應槽、水解酸化池、微生物降解等工藝流程進行逐步處理。”時風集團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廢水處理一期工程工藝流程。
為進一步強化節能減排,實現廢水資源化利用,時風集團對原有廢水處理設施進行了再提高改擴建,建設廢水深度處理零排放工程。整個項目二期深度處理及中水回用建成后,廢水回用率將達到95%以上,年可實現廢水回用130萬噸,節約各類費用200余萬元。
高唐奧克特化工有限公司早在2001年就上馬了“治理糠醛廢水、回收醋酸鈉”項目,將廢水加堿進行回收利用,生成醋酸鈉產品,然后廢水經過去臘、壓慮、曝氣后和低濃度生產冷卻水混合后達標排放。目前,這一項目已被“廢水深度治理及零排放項目”所取代,主要建設內容為糠醛廢水全部蒸發回用、冷卻水循環利用兩部分,每天產生的180噸糠醛廢水全部實現了閉路循環使用,達到了廢水零排放。
造紙業治理,回收再生資源
在泉林集團各廠區走訪,記者聞不到半點異味,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綠色氣息。
黑液和中段水通常是造紙行業的兩大水污染源,也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為改變這一現狀,10多年來泉林集團堅持“發展與治理同步”,將污染治理視作企業的“生命工程”,累計投入5億多元,為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找到了下游“分解者”。制漿造紙產生的廢液提取木質素,生產綠色有機肥料,而綠色有機肥料用做生態林、蘆竹、農作物的基肥,成型林木及蘆竹用于制漿造紙;環保處理過的水用于農作物的灌溉和回用生產。通過這些,泉林集團形成了“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產品”的循環流動過程。
中水回用,改善環境質量
為營造舒適宜居的城市環境,推進生態縣建設,高唐在完成日處理能力8萬噸的污水處理工程的同時,又開工建設了日處理能力4萬噸的中水回用工程,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了100%。
為確保城區污水全部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高唐縣高度重視配套管網建設,把城區道路與污水管網同規劃、同建設,目前全縣排污管網總長度已達到200公里。城市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后,采用德國百樂克污水生化處理工藝進行集中處理,出水水質達到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排放標準),處理后的外排水再經過20公里長的官道溝自然降解排入馬頰河,實現穩定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