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筆者從環保局了解到,環保信用評級工作去年首次在東莞大范圍開展,共有571家企業參與了環保信用評級,其中54家企業吃了紅牌,這些“紅牌”企業將無緣銀行貸款。
六成企業獲環保誠信企業稱號
據了解,東莞市納入實施環境保護信用管理的企業范圍為:納入省環保廳重點污染源環保信用管理的企業;屬于發電、造紙、漂染、制革、電鍍、玻璃(加工除外)、啤酒、制藥、污水處理、垃圾焚燒發電、危險廢物處理、洗水(廢水100噸/日以上)、印花(廢水50噸/日以上)、食品(廢水100噸/日以上)和鎮級以上醫院的企事業單位。
根據這個范圍,東莞去年共對571家企業開展了環保信用評級。其中,環保誠信企業(綠牌)335家,占參與評級企業的62%;環保警示企業(黃牌)151家,占參與評級企業的28%;環保嚴管企業(紅牌)54家,占參與評級企業的10%。
其余31家原本納入評級的企業因已關閉、取消污染工序、長時間停產等原因取消評級。
“紅牌”企業面臨停貸懲戒
據東莞市環保局監督一科工作人員介紹,去年的評價標準與前年制定的細則基本一致,但將“是否有環境污染事故(事件)發生”改為“是否有環境污染事故發生”,去掉“事件”,主要是考慮到環境污染事件通常是不可抗力非人為因素造成的。而獎懲細則則和前年沒有任何差別,根據規定,對獲得環保信用“綠牌”的企業,東莞市環保局在環境管理中采取傾斜政策,而對于環保信用“黃牌”和“紅牌”企業將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對環保信用“紅牌”企業,金融機構應停止各類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發放的貸款;對環保信用“黃牌”企業,金融機構應嚴格限制污染企業貸款,及時調整信貸管理。
據介紹,在諸多懲戒措施中,停放貸款對于企業的影響最大,該工作人員介紹,去年某造紙廠因受環境行政處罰被評為紅牌企業,銀行便緊急停止了對該造紙廠的各類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并警示該造紙廠若不能及時解決環保問題,將采取措施收回已發放的貸款。據悉,該造紙廠因得不到銀行的支持,增資擴產項目被迫停止。
今年參與評級企業或增
今年,東莞還將繼續對企業進行一年一度的評級,企業類型不變,但是數量很大可能會增加。
“因為去年是首次大范圍開展環保信用評級工作,時間緊迫,遺漏了部分企業,今年通過深入調查,增加了一些新企業名單。”該工作人員透露。
■銀行反映 黃牌都拿不到貸款
南方日報訊 (記者/彭子英)就企業被環保部門亮紅牌,無緣獲得銀行貸款,東莞多家銀行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十分支持,更有銀行主管公司業務的副總表示:“不要說‘紅牌’企業,‘黃牌’企業都不會給貸款”。東莞各銀行已非常傾向于為環保、節能、高效的企業融資授信,并且銀行已把企業環保指數列為企業授信評級的必備依據。
“這主要出于兩方面考慮,一是信貸風險,不環保且有污染的制造業企業本來市場就越來越狹窄,從銀行本身的風險管控考慮也不會給這類企業貸款,政府亮牌實際上是幫了銀行的忙,幫助企業剔除了那些不符合條件的企業;二是政策導向,銀行一貫支持國家重點扶植的行業,清潔產業將受到更多的信貸支持。”東莞某股份制商業銀行信貸部副總對記者說。
工商銀行公司業務部副總經理何靜更直截了當地表示,“環保風險是銀行放貸的要件,一個企業如果在拿到貸款后,環保上出了問題,都要把放出去的貸款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