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運氣不錯,水溫那么低,還能捕到20來斤魚!”前些天的一個傍晚,在富陽“莧浦歸帆”碼頭,剛與兒子從富春江上打魚歸來的老漁民許六申高興地告訴記者。
其實,許家父子的好運,是富陽近年來大力實施“環境立市”戰略,鐵腕整治造紙行業環境污染帶來的。該市于2007年底摘掉了造紙行業省級環境保護準重點監管區的“黑帽”后,根據省和杭州市提出的要求,又關停年產1萬噸板紙以下的造紙生產線53條,新增造紙污水集中處理能力15萬噸,投資上億元進行管網配套,江南區塊污水集中處理規模達59.5萬噸/日,還對300多家企業實行24小時污染源在線監控,積極探索用蚯蚓“消化”造紙污泥等治污新方法,建立健全環境公眾有獎舉報、有序用電、金融制約、限產減污、媒體曝光等監管機制,保持環境執法高壓態勢。
記者從富陽市環保部門獲悉,為確實保護杭州“大水缸”、富陽“母親河”的水質,確保杭州市和富陽市“創模”復檢順利通過、“十一五”污染物減排目標如期實現以及造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打造環境友好型社會,富陽市政府決定2010年開展“造紙行業環境污染專項整治行動年”活動,制定出臺5項硬舉措,著力解決江南區塊造紙行業突出環境問題:加快工程推進,限期完成江南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6月底前全面完成春南、靈橋及大源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同時加快板橋熱電造紙污泥焚燒發電、污泥制磚項目和尖峰、三獅、錢潮等水泥廠污泥焚燒項目建設,實現區域內造紙污泥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堅持堵疏結合,加大廢塑料綜合整治力度。堅決取締無證無照廢塑料加工點,加快建設廢塑料裂解油等項目;狠抓落后產能淘汰,推廣造紙節水減排新技術運用。由經貿部門牽頭確定第三輪落后造紙企業生產能力淘汰名單并組織實施,由造紙行業協會牽頭大力推廣試點成功的節水減排新技術,由發改部門牽頭抓緊制定有利于推行中水回用的政策,促使造紙企業噸紙廢水排放量大幅下降;狠抓園區整治,切實改善園區和企業環境面貌。結合“清潔城鄉”活動定期開展園區環境清潔行動,能夠聯片供熱的限期集中供熱、關停小鍋爐,實行企業排污口現場認領、無主排污口一律封堵,實行定額取水;狠抓應急體系,切實加強執法監管和應急處置。從1月2日起對江南區塊造紙企業分片實施限產減污,每日不少于3個環保巡查組現場執法檢查,實行流域分片捆綁包干制(分段水質與段內企業和巡查責任進行捆綁,如發生水質惡化,該區段內的所有企業承擔共同責任,直至確認明確的責任者),對所有未批先建的改、擴、新建造紙項目一律停建并立案查處,對嚴重影響污染物總量排放控制和惡意偷漏排超標廢水、造紙污泥的企業實施更加嚴厲的處罰、更長時間的限產控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