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孔祥忠認為,淘汰落后產能不僅是水泥行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發展需要。此次工業和信息化部進一步明確化纖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任務,將會給化纖行業整體淘汰落后產能和結構調整帶來新的要求和動力。

這是已經停止“吞云吐霧”的熱電廠冷卻塔
西安市大唐戶縣熱電廠2臺2.5萬千瓦機組近日關停,這標志著已運行了53年的戶縣熱電廠所有機組已全部關停。據了解,這兩臺機組屬于應淘汰的落后產能設備,其關停是西安市今年最大的二氧化硫減排項目,減排量占到全市預計減排量的27%。戶縣熱電廠建于1957年,是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項目,曾為西安市的經濟建設作出過突出貢
編者的話
工業和信息化部5月27日向各地下達今年18個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任務,其中水泥、電解鋁、煉鋼等6大重點行業的淘汰任務大幅超過國務院通知要求。據了解,今年淘汰計劃將實行獎懲制,對于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地區,將暫停項目的環評、核準和審批;對未按規定期限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將采取吊銷排污許可證,停止新增授信支持等一系列懲罰措施。為此,各行業協會紛紛表示將會在業內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力度。
水泥行業
適度發展新型干法水泥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10年水泥落后產能淘汰量為9155萬噸,比5月初提出的5000萬噸淘汰量提高83.1%,占到目前落后產能總量3.9億噸的30.5%,并要求各地盡快將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分解到地、市、縣和企業,確保今年應淘汰的落后產能在第三季度前全部關停。
對此中國水泥協會表示,2010年將是水泥行業新政策密集出臺的年份,水泥行業將面對更多的考量,淘汰速度將加快。新修訂的產業政策、行業準入標準、明確淘汰落后任務等政策的出臺,使水泥行業面臨新的壓力。協會認為此次淘汰目標的上調充分表明了政府加速落后產能淘汰的力度和決心,使落后產能水泥企業生存空間大幅縮小直至最終退出市場。
中國水泥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國共有水泥產能20.2億噸,落后水泥產能約3.9億噸,全國在建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新增水泥產能6.2億噸。預計2010年水泥消費量為16億―18億噸,如果不淘汰現有落后產能及小型粉磨站,落后水泥產能將明顯過剩。
據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介紹,近日公布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了淘汰的具體標準,使水泥淘汰落后進入實質性的加速階段。在即將出臺的水泥行業“十二五”規劃中,對于新型干法水泥線也有了新的說法。規劃將一改大力發展新型干法的提法,變為適度發展!安糠中∷喾勰フ尽⒂绕涫菬o證生產的小粉磨站是制售假冒偽劣水泥產品的主要源頭。據初步統計,全國現有大小水泥粉磨站超過1680家,而需要淘汰的球磨機直徑3.0米及以下的小水泥粉磨站的粉磨能力至少有2.73億噸,這是淘汰的重點之一!笨紫橹艺f道。同時,水泥協會將支持大型水泥粉磨站的建設,讓水泥熟料的銷售渠道流向大型水泥粉磨站。此外,據孔祥忠介紹,自國務院批轉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 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以來,中國水泥協會一直在做行業調研工作,聽取行業各方面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對于調研中暫時停止新項目的核準,孔祥忠認為這有利于加快淘汰落后水泥產能,控制水泥投資節奏,為維護整個行業的盈利水平客觀上提供了保障,是抑制產能過剩的需要。
據了解,目前工信部已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初步下達了2010年―2012年淘汰落后產能計劃。考慮到我國水泥行業區域性特征明顯,各區域在發展水平、技術與資金實力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工信部還將與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充分協商,在摸清家底、核實情況的基礎上最終確定具體目標。對此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將加強監督檢查,實行問責制,將淘汰落后產能目標完成情況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體系。有關專家認為,這種分解落實的方法將有效調動各省、區、市的力量,使淘汰落后落到實處。
孔祥忠認為,淘汰落后產能不僅是水泥行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發展需要。據了解,目前中國水泥協會正在積極參與國家《循環經濟統計指標建設》、《水泥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水泥工業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低碳水泥認證標準》等工作。 文/本報記者 祝君壁
相關鏈接
南蕪水泥廠爆破拆除落后生產線
5月31日下午,隨著一聲轟響,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南蕪水泥廠的一條落后生產線被成功爆破拆除。
據了解,南蕪水泥廠共有4條落后生產線,余下的3條將在今年7月份以前全部拆除或轉產。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小廠大都采用立窯生產,工藝水平落后,污染大、產能小。落后生產線不僅造成礦石等資源的浪費,而且粉塵等廢棄物的污染很大。這些生產線拆除后,將對土地進行綠化,并建立生態化的農業帶以修復環境。
化纖行業
淘汰落后產能任務艱巨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各地下達了今年18個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任務,其中化纖行業淘汰目標為55.8萬噸。去年4月份出臺的《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明確指出,到2011年淘汰230萬噸化纖落后產能。同時,規劃還明確提出要實現聚酯、粘膠、腈綸等產品的柔性化、多樣化,提高產品附加值,淘汰一些污染嚴重的設備,限制一些產能較低的生產線,這些具體要求對于化纖行業的健康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紡織工業協會的相關資料表明,在加快結構調整、積極轉變發展方式為內驅動力作用下,2009年我國化纖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累計達137萬噸,其中,滌綸長絲50萬噸、滌綸短纖49.65萬噸;粘膠短纖、粘膠長絲分別是9萬噸、1.6萬噸;腈綸、錦綸、氨綸、丙綸分別淘汰了20.3萬噸、3萬噸、1.15萬噸和2.5萬噸。
此次工業和信息化部進一步明確化纖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任務,將會給化纖行業整體淘汰落后產能和結構調整帶來新的要求和動力。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2009年,化纖行業的一大亮點是在淘汰落后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共淘汰落后產能137.2萬噸,是淘汰落后力度最大、程度最深的一年。在淘汰落后的同時,行業整體更加注重發展先進產能,強調淘汰落后與技術進步、優化結構相結合。在這一整體思路的引導下,企業的生產經營理念發生了重大轉變,在技術改革和結構調整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例如,江蘇盛虹集團分別淘汰了10萬噸間歇聚合和10萬噸連續聚合產能;江蘇澳洋實業有限公司根據市場形勢變化,關閉了張家港4.5萬噸粘膠短纖產能,在阜寧新上了8萬噸差別化粘膠短纖,目前已投產。這些舉措帶來的直接效果是2009年化纖差別化率同比提高了5個百分點。
但同時,化纖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鄭植藝表示,化纖行業在2009年的運行中呈現出見底早、回升快的運行軌跡。與其他行業相比,這一軌跡在為行業帶來可喜的回暖局面的同時,也使化纖行業結構調整的壓力過早釋放,而今年行業面臨的結構調整任務仍很艱巨。同時,目前我國化纖產量每年都在迅速增長,但在高新技術纖維等領域的發展卻十分滯后,產業化進程也很緩慢。有關專家認為,這主要與化纖生產設備、工藝相對落后有關。
據悉,下一步,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將進一步開展調查工作,結合市場運行情況,以科學態度對行業工藝設備進一步摸底,了解企業的設備及產能情況,根據行業實際情況,提供產業政策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協助國家有關部門落實政策措施,推動行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協會正在加緊制定化纖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強調行業應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在發展高新技術、推進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的同時,強化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產能,引導行業向著優化產業結構、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走下去。 文/本報記者 暴媛媛
相關鏈接
江蘇盛澤加快技術改造步伐
在我國紡織業集聚地江蘇盛澤鎮,加快技術進步、淘汰落后產能的步伐正在加快。據了解,今年盛澤鎮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將達到77億元,而用于技改方面的資金也將突破50億元。目前,除了江蘇恒力集團投資50億元的65萬噸聚酯瓶片、江蘇新民科技集團投資11億元的20萬噸直熔紡等一批大項目正加快推進外,全鎮還有一大批中小企業的投資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據悉,技術改造的投資金額將達到總投資的七成以上。
造紙行業
強勢推進 助力產業升級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下達的2010年18個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中,造紙行業的淘汰任務是432萬噸,比通知要求的53萬噸增加715%,成為增幅最高的行業。對此,中國造紙協會秘書長趙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盡管比通知要求的高很多,完成任務的難度加大,但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重大舉措,是加快節能減排、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迫切需要,是必須要做的工作。
由于歷史和技術等各方面的原因,提到造紙行業人們就會想到高污染、高消耗。的確,造紙行業“三廢”排放多,環境污染嚴重,尤其是排放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COD),接近全國工業COD排放總量的三分之一。在當下大力提倡低碳經濟的時代,作為傳統的行業,造紙行業面臨著污染治理不達標就被關停的嚴峻考驗。
中國造紙協會調查資料顯示,2009年全國紙及紙板生產企業約有3700家,全國紙及紙板生產量8640萬噸。在規模以上造紙生產企業中,大中型造紙企業425家,占11.53%,小型企業3261家,占88.47%;在利潤總額中,大中型企業占65.81%,小型企業占34.19%。2009年主要產品新增產量中,重點骨干企業增量已占總增量的72%。目前已有一批優秀企業率先由傳統造紙業向現代造紙業轉變,對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起著重要支撐和推動作用。
“政府出臺的淘汰任務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將使產業布局更為合理,一些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技術要求的小廠將被淘汰,而留存下來的大廠將具有更強的競爭力,生產的產品將更能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壁w偉介紹說,一二十年來,隨著國民經濟迅速發展,造紙行業中不論是制漿領域還是造紙技術,中國的企業都朝著大規模、高技術、管理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很多企業都淘汰了大批落后工藝技術及設備,引進世界一流的設備,造紙和制漿行業無論從品種還是加工工藝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目前國內造紙行業的落后產能約占總產能的30%,并且這一比重呈逐年下降趨勢。
政府此次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很大,且要求落后產能在今年第三季度前全部關停。有關專家認為,此次造紙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任務大幅超預期,嚴格執行將緩解行業新增產能釋放的壓力。基于目前嚴峻的節能減排形勢,該目標任務得以落實將有效限制行業的供給,關停污染較大的中小造紙企業和限制過剩產能重復建設,短期將緩解部分紙種產能釋放的壓力,長期有助于行業整合和健康發展。
目前造紙行業主要的淘汰目標為中低端的文化紙和包裝紙生產企業,它們大多使用草漿生產,在排放上無法達標。本來紙產品的同質性很大,競爭激烈,因此若淘汰它們,將對有相應紙種的企業形成利好,預計大型文化紙和白卡紙廠將受益。而箱板紙、銅版紙、新聞紙不受影響,國內落后產能一般采用草漿等生產書寫紙和白板紙,因此作為這類產品的替代品,中高檔文化紙和白卡紙將享受落后產能淘汰帶來的需求增長;另一方面,箱板紙、銅版紙和新聞紙國內集中度較高,且產能基本集中于環保合格的大廠,因此淘汰落后產能對其影響較小。 文/本報記者 劉 瑾
相關鏈接
張茵獲2009中國節能減排功勛人物稱號
5月15日,由中華環保聯合會和中國企業報社共同舉辦的“第二屆中國綠色產業經濟論壇”暨“2009中國節能減排功勛人物、功勛企業暨領軍人物、領軍企業頒獎晚會”上,玖龍紙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茵被授予“2009中國節能減排功勛人物”稱號。
多年來,玖龍紙業用自己一貫的綠色發展之路詮釋著“沒有環保就沒有造紙”的理念,并將其融入管理的細節。玖龍紙業積極倡導廢紙回收利用的循環經濟,一直以高標準的環保造紙來要求自己,高度重視節能、環保,還不斷加大環保投入,引進國際最先進的設備和技術,使各項環保指標都做到優于國家標準,成為了行業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