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造紙企業的污水經處理后排放都有明確的出水標準,可作為特種紙的宣紙卻始終無明確標準。記者14日跟隨江淮環保世紀行小組在安徽宣城市涇縣采訪時獲悉,省環保部門將對涇縣的宣紙造紙企業進行調研,制定適宜的出水標準。而為了整合資源,宣城市也計劃建立宣紙產業園。
目前,宣城市的39家造紙企業中,有16家為宣紙企業,其中15家為原產地保護企業。雖然有千年歷史,但是作為特種紙的宣紙卻始終沒有屬于自己的排放標準。
“原來一直沿用的是2000年確定的COD450毫克/升的標準,可是現在機械造紙企業的出水要求都再次明確了,宣紙造紙企業卻依然沒有明確。 ”宣城市環保局局長黃虹寧告訴記者,現在宣紙企業的出水基本是執行COD150毫克/升的標準,但是這并沒有明文的規定。
黃虹寧說,宣紙產業也將有總體產業規劃,宣城市可能會建立宣紙產業園,對產業園的大企業安裝在線監控設備,這樣就可以實時監控企業治污系統運行情況,防止偷排、出水不達標的情況發生。
14日,記者一行走訪了3家造紙企業,它們都是因為存在不同程度環境違法問題,在今年7月被華東環保督察中心掛牌督辦的。 “除了國家環保部掛牌督辦的6家造紙企業、省環保部門掛牌的4家造紙企業,宣城市也對造紙企業進行地毯式排查,對6家造紙企業進行了掛牌督辦,上述企業基本能在9月底完成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