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由國家權威官方媒體——人民日報旗下人民網主辦的“2010首屆低碳中國年度創新論壇”在北京舉行, APP(中國)再次榮獲“2010低碳中國十大創新技術產品”獎。這是繼1月21日APP(中國)在首屆“低碳中國論壇”年會上獲得“低碳中國貢獻國際企業稱號”獎后,獲得的又一榮譽。
作為國際領先的制漿造紙企業,APP(中國)于上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以“林漿紙一體化”發展模式投資中國,迄今已在中國建立了20余家現代化漿紙企業和科學發展現代化速生林區。APP(中國)通過“林漿紙一體化”綠色循環經濟增長模式,率先在造紙業中實現低碳經營和可持續發展。早在2008年7月,APP(中國)就開始委托全球領先的第三方環境評估機構——Camco獨立對旗下的6家制漿造紙廠和兩家林業公司進行實地調研和全面評估,范圍覆蓋整個“林漿紙”產業鏈,并涉及原材料、能源需求、制造過程、車輛油耗、廢物處理與員工生活等所有運營環節,完成評估的公司產能占APP(中國)全部產能的80%以上。根據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專門委員會)林地生物量碳儲量變化的計算方法,APP(中國)在2008年當年的人工林總碳儲量就達648萬噸,平均每年固碳217萬噸(或平均每年吸收二氧化碳796萬噸),年氧氣釋放量達約579萬噸。2009年3月,APP(中國)在中國又首個完成了覆蓋“林-漿-紙”產業鏈的“碳足跡”評估,也是中國制漿造紙行業中首家全面評估碳排放的企業。2009年9月底,APP(中國)又與國內28家大型漿紙企業聯合發布“自覺履行社會環境責任,實現綠色發展”宣言。2010年7月29日,APP(中國)在“2010年中國紙業可持續發展論壇”上,再次作為行業低碳示范企業被專家列為案例。當然,為了實現低碳發展,APP在環保上也作了巨大投入,截至2009年底,APP(中國)在中國環保方面的投入已經超過50億元人民幣。
除此次獲獎外,近年來,APP在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也得到了中國政府和社會公眾的肯定與贊揚,企業先后榮獲“清潔生產審核驗收合格單位”、“國家環境友好企業”、“國家工業旅游示范點”等榮譽稱號。2010年1月15日,APP(中國)憑借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突出貢獻,獲得中國企業CSR研究中心頒發的“2009跨國公司中國貢獻獎”第二名,1月21日,APP(中國)在首屆“低碳中國論壇”年會上,再次獲得“低碳中國貢獻國際企業稱號”獎。也是造紙行業中唯一獲得此項榮譽的企業。
據了解,“2010首屆低碳中國年度創新論壇”以“發展低碳經濟、引領綠色潮流”為主題,專家們從理念、政策、技術、產業、企業經營和消費生活等各個方面,深入探討了低碳經濟在保持中國經濟快速增長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詳細闡述對低碳經濟的科學認識和中國低碳發展前景。來自全國政協、國家發改委等國家政府管理機構及40多家著名中外企業代表參加論壇,杜邦、利樂、沃爾瑪等國際知名企業的高管,也從理念、技術、營銷等角度探討推進低碳經濟與企業發展。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馬利、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等領導出席論壇并講話。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造紙工業在傳承和發揚中國古代造紙術的基礎上,緊跟技術潮流,堅持改革、創新,走出了一條超常規發展的路子。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華人企業,APP(中國)在“低碳時代”來臨之際,率先實現“綠色轉型”,公司通過科技創新、清潔生產、節能減排和綠色循環發展,來推動中國造紙業低碳可持續的發展。
本次論壇在探索我國向低碳經濟轉型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實踐的同時,還同時宣布了“2010低碳中國領軍人物”、“領軍品牌”、“十大創新技術產品”等先進企業和先進個人獲獎名單。此次獲獎入選單位和個人,也是經過四個月、近40萬網友參與網上推選和企業自我推薦、最后經論壇專家組委會評審的綜合結果。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于慶泰、央視著名主持人宋英杰等被入選為“低碳中國•領軍人物”,“豐田汽車、貴州茅臺”等被推選為“低碳中國•領軍品牌”,除APP(中國)外,國家電網、杜邦等公司也被推選為“2010低碳中國十大創新技術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