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美國眾議院通過《匯率改革促進公平貿易法案》、歐美國家高層陸續發難人民幣低估問題,日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不斷刷新歷史高點,截至記者發稿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654,僅一個月的時間人民幣已升值近1.5%。
由于本幣升值為出口行業的帶來的嚴峻考驗終將波及宏觀經濟發展,升值已經成了讓諸多經濟學者“談幣色變”的敏感神經。但有業內人士指出,人民幣升值的趨勢雖然已無法逆轉,本幣價值的重估帶來的影響卻尚無定論,例如造紙、保險、航空、鋼鐵等行業皆因各自不同的結構特點受益于人民幣升值。廣發證券(000776)的研究員也指出,人民幣升值為造紙業帶來了一波整體上漲的浪潮,而以生產箱板紙、瓦楞紙為代表的包裝紙生產廠商獲益最豐,利潤領跑同業。
行業進口依存度高
本幣升值提升短期利潤空間
由于目前我國造紙行業近50%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紙漿、廢紙、纖維原料)依賴進口,而幾乎100%的核心生產設備需要通過國外采購獲得,行業整體對進口的依存度較高。
此次人民幣升值的浪潮對企業生產成本的影響體現在兩個方面:由于原材料價格的降低,制造商可以直接斬獲更多的利潤;而目前國內生產廠商中過向外資銀行貸款購買儀器設備的并不是少數,本幣升值降低了此類企業的機器折舊費用及貸款負擔。長城證券測算顯示,人民幣升值3%,造紙行業生產成本將降低 1.09%;若升值 5%,行業生產成本將降低1.81%。
雖然本幣升值也會對國內紙業出口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由于我國紙及紙板出口占行業總產出的比重較低(2009 年紙及紙板出口 600.34萬噸,僅占當年總銷量的6.46%)。根據長城證券的測算,如果人民幣升3%,則國內造紙行業以美元計算的出口成本上升 0.13%;若升值 5%,則出口成本上升0.21%。
不難看出,人民幣升值后造紙行業成本下降占據了主導趨勢,而廣發證券的研究數據也表明,當人民幣升值2%,造紙行業的平均利潤將由現在的8%提升至9.5%。
亞運概念助力
包裝紙廠商利潤領跑同業
此前,市場對于本幣升值對包裝紙帶來的影響曾一度悲觀,相關人士稱雖然我國紙制品出口占總產出比例較低,但是包裝紙類產品由于與外貿息息相關的屬性,使其可能成為業內受本幣升值波及而業績下滑的薄弱環節。但廣發證券的研究員告訴記者,由于外商對我國產品的需求多為剛性需求,加之受益于國內消費轉型及廣州亞運會概念,近期包裝紙生產廠商利潤未降反升,甚至出現了領跑同業的行情,造紙業內利潤分化顯現。
上述研究員稱,雖然人民幣升值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出口,但外商在采購低端制造業、勞動密集型產品時,更為倚重的因素是生產地完整的產業鏈及對交貨時間的保障,而中國在此方面的優勢是其他同類產品生產國無法比擬的,因而箱板紙的外貿需求并不會發生較大的波動。同時,由于國內正處于消費轉型階段,電器類、食品類等消費品價格整體呈現了下降的趨勢,消費群體也在逐漸擴大。包裝紙行業與消費類市場的密切聯系不言而喻,消費的轉型在一定程度上托起了包裝紙業的發展。
而不日舉辦的廣州亞運會也在悄悄推動包裝紙行業近期利潤的上漲。由于造紙業屬高排放、高污染的產業,為保障亞運會期間廣州市空氣質量,監管部門已對當地造紙類生產企業發出了階段性限產令,其中包括包裝紙行業龍頭玖龍紙業(2689.HK)被要求在亞運會期間停產一個月。行業龍頭遭限產、市場需求穩定無疑推動了近日來包裝紙價格的上漲。
匯兌損益遭市場抵消
行業可持續盈利能力存疑
對于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業績影響,相關上市公司的態度并不如行業研究員樂觀。山鷹紙業(600567)(600567)副總經理楊義傳告訴記者,雖然人民幣升值可帶來生產成本在短期內的相對下降,但是由于原材料市場變化較快,本幣升值帶來的利潤很快就會被市場價格的調整抵消。
長城證券的研究報告也表示,雖然人民幣升值可以能降低行業的采購成本,但供需關系改善是行業能否持續向好的根本動力。雖然目前落后產能淘汰的規模超過了預期,但與今明兩年新增的產能投放相比,只是杯水車薪。因此,行業供過于求的格局不會發生逆轉。在沒有供需改善做后盾的背景下,盡管造紙行業四季度盈利狀況有所改善,但持續性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