蹣跚只是暫時現象 信貸目標緣何未定 中證報社評:適度升值抑制通脹 吃新興產業的“螃蟹” 想上創業板民間先“路演” 這是一個使用著業內最先進機器的行業,全世界4臺超大型紙機中兩臺落戶中國;這是一個執行最嚴格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行業,新國標嚴格程度超過歐洲,環太湖流域、山東省甚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這同樣也是個被負面新聞糾纏不休的行業,是淘汰落后產能、關停并轉的常客,甚至曾經被認為綠色產值為負。這就是中國的造紙行業。
如今,在原料、環保的壓力下,這個傳統制造行業正在努力向國外同行已經樹立的綠色低碳標桿看齊。但落后產能淘汰,廢紙、非木纖維原料的質量管理、污染控制,“林漿紙一體化”在中國如何取得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贏等問題仍需要全行業認真應對。
2000臺落后紙機在拖累
淘汰落后產能將繼續作為調整結構重要手段,造紙業要增加有效產能
“2000臺小紙機如果能用5年時間全部淘汰,中國的造紙業發展水平將趕超歐美國家!边@是中國造紙學會秘書長、中國輕工集團副總經理曹振雷的看法,這一看法也得到了日前參加中國紙業可持續發展論壇與會代表的一致認同。
相關調查顯示,2009年,我國年產量40萬噸以上的造紙企業已達30家(其中9家年產超過100萬噸),這些企業基本擁有了世界一流的制漿造紙、環保技術與裝備,使得行業面貌有了很大改觀。“中國造紙企業在平均排污水平上已經接近美、歐水平,我們的大型紙機已經遠遠超過歐洲!辈苷窭渍f。
不過,從全行業資源消耗、能耗、環保等表現來看,造紙行業的社會形象仍不盡如人意,仍然屬于有關部門確立的七大“三高”(高能耗、高污染、高資源消耗)產業。2009年,我國造紙工業生產總值為4660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1.39%;從2008年的數據來看,造紙行業的用水量、廢水排放量、COD排放卻分別占全國工業的8.89%、18.76%和31.82%。
由于歷史原因造成的造紙產業結構不合理被認為是癥結所在。國內規模以上造紙企業3686家(2009年中國造紙協會統計數據),其中小型企業占88%以上,營業收入、利稅總額卻只占1/3左右。這些小企業往往是經營水平低下、技術裝備落后、能耗效率低。
針對上述“頑疾”,淘汰落后產能、加快行業兼并重組是“十一五”以來造紙行業的主旋律,也是未來5~10年產業結構調整的重心!爸挥型瓿陕浜螽a能的更新和提升,造紙工業才能真正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曹振雷說,我國的涂布紙和新聞紙產能中絕大多數都具有質量、經濟和環境資源上的優勢,但大部分的文化書寫紙和相當大部分的包裝紙、紙板及生活用紙的現有產能還不具備成為有效產能的條件。這些產品的落后產能不僅質量水平低、經濟效益差,而且資源消耗高、污染嚴重。
而這也是近兩年國家下重手淘汰的領域。中國造紙協會生活用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江曼霞說,國家對造紙行業嚴格細化的淘汰、準入標準和措施,都在鼓勵現代化發展方向,同時,給產品質量好、污染排放少、資源利用充分的先進企業提供了發展的空間。
這種以淘汰落后為主線的結構調整對于今后兩三年的造紙行業意義重大。在中國林紙企業俱樂部秘書長徐衛東看來,從2011年開始,近年來的新上產能將集中釋放,造紙行業供應方壓力較大!暗珡牧硪粋角度,這也有機會加快對落后產能企業的淘汰。我始終認為,淘汰落后產能更為科學的方法是通過市場競爭,能耗高、污染大的企業會因為成本環保壓力而成為弱者!
如何更好利用廢紙、非木纖維?
廢紙造紙要加強質量管理,草漿造紙要平衡規模和環保投入
因為利于形成循環產業鏈,減少原生漿進口和木材砍伐,利用廢紙資源的造紙企業此前一直被不少投資機構看好,認為將受到造紙行業“十二五”相關政策的“照顧”。
而據中國造紙協會測算,目前,造紙原料中廢紙漿占62%、非木漿占15%,這兩種原料是中國造紙業發展的重要支撐部分。但實際上,他們同時也是造紙業質量、污染問題的主要來源。
因為存在質量安全問題,不久前,國家質檢總局對廢紙原料生產衛生用紙一律喊停。徐衛東說,此舉雖然有些“一刀切”的意味,但也是無奈之舉。相關抽查顯示,使用廢紙為原料生產的衛生紙產品合格率僅為71%。一些小廢紙造紙廠由于污染重、衛生差被頻頻曝光!盀槭裁礄z測出很多廢紙造紙廠的產品不合格,是因為他們質量管理、環保設施跟不上,達不到衛生安全標準。”江曼霞表示。
事實上,據上述專家介紹,廢紙是很好的造紙原料,在美國、日本甚至可以用其生產紙巾紙。不過這建立在嚴格的廢紙分類、來源追溯制度的基礎上。而顯然,國內目前還不具備這些條件。玖龍紙業董事長張茵就曾向記者抱怨,國內的廢紙量很大,可他們只能進口廢紙,因為國內的紙品質量不高,且來源復雜,無法追溯。
“再生漿處理、使用過程中的質量管理、控制非常重要。即使在日本造紙企業中,仍然存在“掛羊頭賣狗肉”的造假行為。中國對再生漿使用更應該予以關注!毙煨l東說。
業內對非木纖維的市場前景也持看好態度。由于成本優勢和資源優勢,非木纖維在未來造紙行業中仍然會占有相當席位,不過未來國家對非木纖維制漿項目的規模和治污水平將提出嚴格要求。
近年來,國家鼓勵建設非木纖維的規模化生產線,特別是鼓勵發展竹漿生產線。年產20萬噸的竹漿項目紛紛投產,山東泉林等紙業公司在麥草漿清潔生產方面也取得成效,芬蘭公司計劃在中國投資建設草漿項目。非木纖維將迎來新一輪的活躍期。
對此,徐衛東指出,由于環保投入的原因,低產量的非木纖維漿線污染是比較大的;而由于運輸半徑等限制,非木纖維制漿項目又不可能做到非常大的規模。在規模限制和相關環保投入之間取得平衡,綠色制漿技術的突破是非木纖維利用最大的挑戰。
在森林工業產業鏈中發展林漿紙一體化
林木綜合利用、生物質能開發,是這個綠色產業鏈中的重要內容
木漿造紙的治污、循環經濟技術成熟,紙品質量高且易于回收利用,這使得國外造紙業獲得了綠色名聲。目前,國內造紙業提升發展也看中了木漿,比例不斷擴大,林漿紙一體化也成為越來越多國內企業的選擇。但如何在生產全過程中踐行循環經濟,真正實現行業的低碳發展,中國造紙企業還要不斷探索。
林漿紙一體化是發達國家造紙工業的經驗,它將原來分離的林、漿、紙3個環節整合在一起,形成以紙養林、以林促紙的產業鏈。而這又不僅僅是種樹造紙的簡單過程,對林木的綜合利用、對生物質能源的開發,是這個綠色產業鏈中的重要內容。
國際上知名的斯道拉恩索集團紙漿研究中心是世界“林漿紙一體化”重要實踐者,利用生產中產生的黑液、樹皮、碎木片等生物質生產能源,使公司變成了生物質能源的長期生產者和使用者。
徐衛東強調,“將造紙放在森林工業的大格局中,它才會真正體現循環經濟。”他介紹說,在歐美國家,一棵樹砍下來先運到鋸木廠制作房屋或者家具原料,樹皮和樹根可以作為生物質燃料,真正用于造紙的不到1/4。國外漿廠不能直接砍伐樹木,只能去鋸木廠購買木片。全球金融危機時,北美漿廠就陷入了原料緊缺。因為房地產行業對板材沒有需求,鋸木廠就不開工!
“國外的林漿紙一體化為什么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很好,是因為他們普遍將造紙納入整個森林工業的產業鏈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徐衛東表示,很多國外造紙企業都是從林業企業、鋸木廠發展而來,對林木綜合利用產業非常熟悉。他們實際上采用的是“林板漿紙一體化”的產業路線,即森林、板材、制漿、造紙的全產業鏈。而亞洲很多的生產商包括APP這樣大名鼎鼎的企業,都是從造紙開始向產業鏈上游延伸。因此,在這方面還有所欠缺!
據徐衛東介紹,國內已經有企業開始了這方面的嘗試,通過購買林地,收購木材公司,試圖理順產業鏈,但這還需要國家明確的政策支持。而與此同時,對于南方不少省市開展經濟林種植的現象,徐衛東表示,在芬蘭、巴西包括泰國都是把經濟林當做莊稼來管理。泰國是砍兩輪樹以后種一輪木薯,幾十年過后對當地生態環境沒有負面影響。“我們堅決反對的是砍掉原始森林去種經濟林的做法。而像廣西等地利用一些不適合種植莊稼的土地進行經濟林種植是可取的。”
此外,伴隨著林漿紙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森林認證體系的完善推廣非常必要。“要讓大家用的每張紙都符合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毙煨l東強調,這對于歐美國家針對中國林產品出口設置的綠色貿易壁壘也是極好的應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