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山東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數據,截至2010年12月底,山東省控59條重點污染河流全部達到魚類生長標準,山東省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實現歷史性重要轉折。
這59條重點污染河流是山東省境內污染重、影響大、由省級環保部門直接監控的污染河流。山東在2010年初的省“兩會”上提出“爭取年底前省控59條重點污染河流全部恢復魚類生長”的目標。
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12月底,這59條河流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濃度分別為23.7毫克/升和1.4毫克/升,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40.4%和61.7%。按常見魚類能夠穩定生存的技術參考指標(化學需氧量≤60毫克/升、氨氮≤6毫克/升)衡量,這些河流全部達到恢復魚類生長的標準。
山東是全國造紙第一大省,同時也是水污染物排放大省。近年來,山東分階段實施逐步加嚴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同時,采取“治、用、保”多措并舉的流域污染綜合治理,對所有跨市界河流斷面安裝自動監測裝置,全省水環境質量到2010年底總體已經恢復到1985年以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