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位于祖國東南沿海,與寶島臺灣隔海相望。這個新興的港口工業城市,2010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33.84億元,同比2005年增長102.4%。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全市的環境質量狀況也不斷得到改善,轄區內最大的河流龍江的水質達標率較2005年提升了47.2個百分點,空氣污染指數優良率達99.7%。
福清市注重以工業園區環境整治為抓手,強化規劃引導,著力設施配套,突出環境監管,有力保障了環境、經濟協調持續發展。按照海西發展總體布局,要求各工業園區嚴格執行規劃環評制度、落實規劃環評意見,堅持對入區工業項目實施合理引導、集中建設、集中控污,做好對臺項目承接。目前,在全市市級以上工業園區中,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福州江陰工業集中區、福清出口加工區、福州元洪投資區已完成環評,福州保稅區、龍田工業區正在編制規劃環評。
近年來,全市共投入近8.3億元資金,配套完善工業園區污染處理設施,全市在建垃圾焚燒發電廠1座,垃圾日處理能力達600噸;建成污水處理廠3座,污水日處理能力達15萬噸。市區及3個工業園區已實現污水集中處理,3個工業園區在建污水處理廠或污水即將接入城鎮污水處理廠集中治理。
福清市充分發揮科技對經濟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著力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如在江陰工業區實施國電集中供熱工程,全面關閉區內的燃煤鍋爐;關閉全市134家機磚廠、兩家造紙廠,淘汰了大部分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企業。
“十一五”期間,全市共實施減排項目143個,削減化學需氧量1890.25噸,比“十五”減排23.2%;削減二氧化硫3697噸,比“十五”減排46.9%,實現了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雙下降,全面實現“十一五”減排目標。
福清市還著力加強企業環境監管。組織精干力量對全市重點污染企業展開全面排查,集中開展了造紙、制藥、食品、紡織印染、重金屬等重點行業專項整治,環境安全隱患大排查等環保專項行動。福清市政府主要領導還專門約談存在環境安全隱患的19家企業負責人,敦促盡快完善污染處理設施,規范環境管理,徹底消除存在的環境安全隱患。2010年,全市共取締關閉違法排污企業4家,對14家環境違法企業進行立案查處,其中3家移送法院強制執行,對違法企業起到了很好的震懾作用。
推行清潔生產也是福清市加強工業園區環境整治的重要舉措之一。目前,福清市已按要求完成轄區內6家企業的清潔生產審核工作,正對轄區內污染物超標或者超總量排放的企業、使用有毒有害原料進行生產或者生產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企業,以及電鍍、印染、造紙、制藥、食品、化工等行業企業進行調查摸底,啟動新一輪的清潔生產審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