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集團紙業資產整合工作正在悄然推進。1月21日,中冶寧夏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成立,這家由中冶紙業集團有限公司全資下設的子公司成為了中冶造紙業上下游產業的整合平臺。業內人士分析,此舉雖然沒有直接涉及中冶的造紙業務,但對非主業的整合可能是中冶為造紙業整體上市做準備。
搭建整合平臺
公開資料顯示,中冶紙業是一家以造紙為主,集制漿、造紙、造紙機械、設備安裝、印刷包裝、商貿、自營進出口、造紙林基地開發為一體的多元化企業集團,擁有全資及控股子公司7家。旗下包括美利紙業(000815,股吧)(000815)、中冶紙業銀河有限公司、中冶美利崍山紙業有限公司、中冶黔陽漿紙有限公司、中冶美利林業開發有限公司、中冶美利內蒙古漿紙股份有限公司、中冶美利漿紙有限公司和中冶紙業成都銷售有限公司。
中冶紙業成立寧夏實業,是為了盤活優質資產,發揮現有資源的效能,對旗下造紙業上下游產業進行有效整合。
“寧夏實業只是公司內部資產的一個梳理,與紙業主業的整合無關。”盡管中冶內部人士幾番向中國證券報記者澄清,并拒絕透露置入寧夏實業的主要資產。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冶紙業的主營業務中,除造紙業務,還包括造紙機械、設備安裝、印刷包裝、造紙林基地開發等,而這些都可被認為是造紙行業的上下游領域,從這個角度來說,寧夏實業似乎已被定位為造紙輔業的整合平臺。
為紙業整體上市鋪路
“現在還很難說,中冶會在何時注入什么樣的資產。”自中冶入主美利紙業伊始,市場上對其資產注入的預期就沒有停止過。而這一次對輔業的整合,似乎離市場的預期又更近了一步。
除美利紙業外,中冶紙業旗下的中冶紙業銀河有限公司擁有20萬噸的年制漿能力、80萬噸的機制紙能力、7萬KW·H的發電能力,該公司計劃到2015年將企業生產規模發展到150萬噸。
另外,中冶美利崍山紙業有限公司則擁有9.5萬噸/年漂白硫酸鹽竹漿項目。中冶黔陽漿紙有限公司在建項目產成品規模為年產26萬噸漂白硫酸鹽針葉木商品漿板和30萬噸高檔涂布白卡紙,配套建設400萬畝原料林基地。中冶美利林業開發有限公司先后組建了10個林場,目前仍有50萬畝速生林基地建設項目工程正在規劃實施中。中冶美利內蒙古漿紙股份有限公司擁有1600mm漂白生產線、3200mm掛面箱紙板生產線,葦漿板及紙產品年生產能力達9萬噸。中冶美利漿紙有限公司擁有年制漿能力10萬噸,造紙能力30萬噸。中冶紙業成都銷售有限公司系中冶紙業集團有限公司在西南地區設立的銷售中心,專業從事中冶紙業旗下各子公司產品的銷售。
2010年底,中冶紙業又與青島海王紙業公司簽訂合作意向書,雙方計劃合作建設50萬噸牛皮箱板紙、20萬噸瓦楞紙及配套項目。
從美利紙業的公告中不難看出,公司與上述多家關聯公司都存在數額不等的關聯交易。業內人士分析,前述關聯公司的非主業資產,很可能經由此次寧夏實業的成立而被置出,同時,中冶紙業旗下紙業相關資產也將就此解決主業明晰及盈利能力的問題,為最終注入美利紙業掃除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