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青島再推力舉,鞏固“有河有魚”的生態建設成果。記者昨日從市環保局獲悉,從今年開始,全市22條主要污染控制河流水質超標將全部納入環境安全應急管理范圍,這是繼去年12月我市將李村河等四條省控重點污染河流水質超標納入環境安全應急管理之后,深化水環境治理、確保河流斷面穩定達標而推出的又一舉措。
據介紹,今后,各有關區市環保部門一旦發現轄區內河流斷面水質超標,將立刻啟動應急處置預案,1小時內組織開展調查,24小時內鎖定污染源。與此同時,將協調有關部門迅速果斷地采取限產限排等必要措施,以盡快恢復斷面水質達標。此外,我市將進一步加強監督監測,對主要污染控制河流定期進行監測,若發現超標或數據處于超標邊緣,環保部門將立即組織實施加密監測,每天還將進行人工監測。
去年以來,我市積極推進全市22條重點河流的污染治理,劃定區市跨界監測斷面,進行監督考核;對不達標河流實行區域限批,督促落實治理措施。同時重點開展了管網建設、點源治理、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以及河道清淤等綜合整治。這些措施的推行,大幅改善了我市的水環境質量,李村河、墨水河、嵯陽河等河流多年來首次達到了常見魚類穩定生存的水質目標。目前,全市重點河流及過城河道內污水徑流大幅度減少,河流水質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