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漿是棉花的良好替代產品,一般而言下游需求集中在粘膠纖維的生產上。從歷史來看,溶解漿價格向來高過棉花,不過最近后者價格的大漲,一舉超越前者讓溶解漿板塊出現了投資機會。
按照目前已經宣布的產能擴張計劃和下游擴張速度,我們認為2012 年前,溶解漿仍將處于供不應求的階段,相關個股存在投資機會。
下游粘膠——棉花替代品
溶解漿是經過濾后較純凈的木漿,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含量達到 95%左右,其下游需求集中在粘膠纖維的生產上。溶解漿也可替代棉花及石化產品,用于紡織品生產。溶解漿與造紙所用的木漿的主要區別是造紙用木漿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素,而溶解漿僅包含純凈的纖維素,合格的溶解漿纖維素含量需要超過95%,此外,一般1 噸造紙用木漿需耗用2.25 噸木材來制造,而1噸溶解漿的制造則需要3.3-3.5 噸木材。
目前,國內木溶解漿基本依賴進口,國內產能僅為25 萬噸左右,對外依賴度超過80%。粘膠主要用于紡紗,能夠替代棉花進行生產,和棉花相比,粘膠具有吸濕易干、柔滑、觸感好等優點,但也有比較容易起皺,不易清洗等弱點。從下游紡織企業看,粘膠和棉花有一定的可替代性,而由于損耗率和抵扣的差別,歷史上粘膠價格均高于棉花。但近期棉價上漲,大幅超越了粘膠價格,也提升了粘膠的替代性。
進口替代空間巨大
由于粘膠對棉花的可替代性,棉花價格的大幅走高提振了對粘膠的替代需求,而對粘膠需求的擴張帶動了粘膠原料——溶解漿的采購,目前按照我們統計數據分析,2011 年乃至2012 年溶解漿都將面臨供不應求的前景。
我們估算國內粘膠對漿粕的需求量達到 275 萬噸,而棉漿粕供應量在82 萬噸左右,木漿粕盡管2011 年投放產能有50 萬噸,但產量貢獻較少,主要仍依靠進口,因此供需的缺口接近60 萬噸。
從需求上分析,溶解漿主要供應下游粘膠企業生產,據統計,2010 年底我國粘膠纖維產能為210萬噸,另有在建項目93 萬噸,預計全年粘膠纖維產能至少在300 萬噸以上。而2010年行業平均開工率83%以上,當前行業開工率高達85%。我們按照2011 年開工率80%保守預計,1噸粘膠纖維耗用漿粕1.06 噸計算,2011 年需要耗用漿粕總量將達273萬噸。
溶解漿分為棉漿粕和木(竹)漿粕,從供應面上分析, 前者能夠供應82 萬噸,后者預計太陽紙業(13.60,0.00,0.00%)(002078)和岳陽紙業(10.97,0.00,0.00%)(600963)今年分別有20萬、30 萬噸產能投放;而2012 年青山紙業(4.29,0.00,0.00%)(600103)和福建南紙(5.98,0.00,0.00%)(600163)分別有10 萬、20 萬噸產能投放。因此2011 年木溶解漿產量增長不大,加上棉漿粕的產量,2011 年需求缺口維持在60 萬噸左右。
除了國內粘膠產能投放帶來的需求增長之外,我們認為國內外漿粕還存在一定幅度的價差,從我們進口和國內價差看,目前價格已經達到2000 元水平,主要由于國內企業產品質量與國外存在差異,未來存在國內產品進口替代的趨勢。
風險在于棉價下跌
隨著棉花價格從每噸18000 元大幅提升至33000 元,粘膠價格也出現上漲,并最終傳導到溶解漿,目前溶解漿國內價格提升至每噸17500 元,盈利能力擴大至噸漿3000 元以上。
從公開資料看,我們認為生產溶解漿的相關上市公司主要有福建南紙、*ST 石峴(600462)、岳陽紙業、太陽紙業和青山紙業。目前看,生產溶解漿的原料木片價格依然穩定,而溶解漿價格從去年年中到現在持續上漲,因此我們預計這類企業的噸漿盈利將出現上升。
木材(包括木片)的下游主要用途是建材和家具,占據木材需求的87%,造紙用木材僅為13%,而家具和建材等行業盈利并不理想,不支持木材(木片)價格的持續走高。因此我們判斷木片價格上漲不構成主要風險。
真正的風險存在于棉花價格下滑,由于棉花價格持續高溫才衍生出粘膠替代棉花的需求,同時,帶動了溶解漿需求增長,因此,棉花價格持續下跌才構成主要的風險,根據業內人士的觀點,如果棉花價格下跌至每噸25000 元,則替代的需求會下滑較快,壓制粘膠價格并最終傳導使溶解漿的價格下跌。
太陽紙業:目標價17.6元
盡管去年公司三季度毛利率水平下降到17%,經營業績環比和同比均出現下滑,但我們認為去年三季度由于紙價下滑和成本高位是盈利的相對低點,隨著庫存下滑、木漿成本穩定、四季度紙價回升,去年10到12月的盈利將有所反彈。
另外,我們還注意到,公司庫存金額去年三季度較中期有所下滑,表明庫存壓力有所減輕。且四季度一般而言是一個需求的旺季,產銷量應有所放大,價格也應有提升,且由于全國性的節能減排使得小型企業生產受到壓抑,公司是產能達到200 萬噸以上的大型企業,不會受到產能抑制的影響,因此我們預計去年四季度公司盈利水平將回暖。
同時,目前相對美元不斷升值的本幣將升值可以抵消部分成本,具備一定優勢,按照前期報告中的測算,如果本幣升值3%,則因毛利率改善將提高公司盈利11.3%左右,我們認為后期本幣升值仍是強烈催化劑。
公司去年三季度經營強于行業平均水平,表明公司卓越的經營能力,我們認為隨著明年公司新增35 萬噸文化紙項目以及自制漿產能進一步釋放,公司對于木漿成本波動的抵御能力更高,理應給予溢價,我們小幅上調企業2010年、2011年、2012年每股收益預測至0.72元、0.88元、1.02 元,(原先預測為0.72元、0.80元、0.93元),給予2011 年20倍市盈率水平,上調目標價為17.6 元,維持“增持”評級。
岳陽紙業:目標價18.3元
我們認為未來1-2年時間內,由于國內高端紙品產能相繼投放,對木漿需求缺口達到1100萬噸,而國內由于木材缺乏和制漿污染嚴重,新增木漿供應不到300 萬噸,在國際范圍內,新增產能較快的地區只有巴西,而據RISI 統計,2013 年前沒有木漿產能投放,因此我們認為未來木漿供需矛盾突出,漿價有望走入上升通道。
在這種情形下,公司有望不久后啟動配股項目,注入集團下駿泰漿廠40 萬噸漂白針葉漿產能以及森海林業80 萬畝林地資源,按照2010 年盈利測算預計,木漿盈利將占到公司盈利40%水平,而隨著漿價進一步走高,我們估算公司盈利和木漿價格有很高的相關性,漿價上漲10%將帶動公司盈利增長20%,因此我們認為木漿將成為其主要盈利的驅動因素。
另外,去年9 月份公司公告稱中國紙業成為其控制人,中紙進入有望為公司帶來集團資產整合預期,整合集團旗下230 萬噸紙業資產,并引入央企考核業績方式,從而改善公司治理結構。
因此,我們認為未來漿價將出現一到兩年的上漲行情,據此,我們假設2011 年漿價上漲5%,2012 年漿價上漲3%,測算公司未來2010年、2011年和2012 年EPS為0.40元、0.61元和0.85元,我們按照資源屬性對公司進行歸類,在未來盈利預期較好的背景下,給予2011 年30倍市盈率水平,目標價為18.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