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質餐巾紙流向小餐館
劣質餐巾紙生產黑幕被央視曝光后,餐館用紙是否安全、衛生成了市民關心的話題。記者走訪發現,我市很多小型餐館、街頭餐飲攤點存在購買、使用劣質“三無”餐巾紙的情況。目前,我市工商、質監等部門已經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劣質“三無”餐巾紙專項清查行動,分別從流通、生產環節為餐巾紙質量把關。
-現象:
小餐館餐巾紙質量難保證
連日來,記者對我市多家餐館的餐巾紙使用情況進行了走訪。走訪發現,中高檔飯店大多使用盒裝或袋裝餐巾紙,紙張潔白柔韌,紋理細密,吸水后依然成型。一家大型飯店的工作人員表示,雖然餐巾紙是免費提供給顧客的,但如果質量不過硬,也會影響飯店的聲譽,店里使用的餐巾紙都是從正規生產廠家采購來的,有質量保證,自從央視曝光問題餐巾紙后,飯店進一步加強了對餐巾紙供貨渠道的管理。
相比大中型飯店,小型餐館、街頭餐飲攤點的餐巾紙質量則不容樂觀。記者觀察到,不少小餐館、小吃攤點免費提供給食客的餐巾紙紙質粗糙,手感發硬,有的顏色暗淡,上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孔洞和雜質,有的雖然看上去很白,但輕輕一拉就會破裂,白色粉塵四散飄飛,紙巾遇水馬上粘成一團,還沒用就已經破爛不堪。面對“餐巾紙質量是否合格”的詢問,很多經營者表示自己并不清楚,因為是小本生意,為了節省成本只能購買、使用這種廉價餐巾紙。“反正是免費的,你不放心就不要用嘛。”
采訪中,很多消費者表示,雖然覺得這種餐巾紙不太衛生,但為了圖方便,仍然選擇使用。衛生專家提醒,餐巾紙直接接觸口、鼻或敏感皮膚的機會非常多,其安全、衛生至關重要。劣質餐巾紙除帶有各種病菌外,還可能添加熒光增白劑、滑石粉,其中含有致癌的化學物質,經常使用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市民外出就餐最好攜帶手絹或自備優質餐巾紙。
-調查:
廉價餐巾紙多是脫墨紙
對于廉價餐巾紙的來源,餐館工作人員透露,大多是經銷商送貨上門,也可以從批發市場購買。
記者來到我市一家批發餐盒、紙杯、一次性筷子等餐飲用品的攤點,佯稱開餐館需要購買餐巾紙。攤主從庫房中拿出兩大包透明塑料包裝的散片餐巾紙,一包顏色發灰,一包較為潔白。“白的每斤6元,18元1包;普通的每斤4元,5元1包。”攤主介紹,因為便宜,這兩種餐巾紙的銷路都不錯,“附近的小餐館、小吃攤都從這里拿貨,要買就趕快,現在查得緊,缺貨,清明以后可能會漲價。”
記者看到,這些餐巾紙的外包裝上既沒有標注品牌、原料和生產日期,也沒有生產廠家的信息和質量合格證,是典型的“三無”產品。記者一再追問餐巾紙的產地和原材料,攤主才含糊地回答,“都是從外地進的,白一點兒的是木漿紙,發灰的就是脫墨紙。”而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這些所謂的木漿紙其實也是再生紙,主要生產原料是一些廢舊的報紙和紙板,一些非法的小型造紙作坊把回收的報紙、垃圾紙經過脫墨、漂白處理加工成餐巾紙,再以低廉的價格賣給經銷商,最終流入餐飲店。
-措施:
工商、質監加大監管力度
國家質檢總局在《一次性生活用紙生產加工企業監督整治規定》中要求:生產紙巾紙,只可以使用木材、草類、竹子等原生纖維作原料,不得使用任何回收紙、紙張印刷品、紙制品及其他回收纖維狀物質作原料。此外,合格的餐巾紙包裝上應有衛生許可證號、產品名稱、生產單位、廠址、批號、使用說明與注意事項。
我省石家莊、保定市個別企業違法制售劣質餐巾紙被央視曝光后,我市工商部門迅速行動起來,在全市范圍內展開了針對“三無”餐巾紙的突擊檢查,將大型專業批發市場、農村大集、城鄉結合部、農村小賣店作為重點清查區域和對象,凡發現“三無”餐巾紙一律下架封存。截至3月23日,執法人員已檢查各類批發、集貿市場、農村大集206個,商場超市890家,經營戶6039戶,查扣“三無”餐巾紙約325公斤。
市質監局工作人員表示,一次性生活用紙并非我市區域性產品。我市各級質監部門已經對轄區內所有一次性生活用紙生產加工企業進行了摸底,下一步將對企業使用的原材料、生產工藝、生產設施、消毒設施等進行全面督導檢查,一旦發現使用廢棄生活用紙、醫療用紙、包裝用紙等做原料的企業,將嚴厲查處,對有問題產品立即封存,從生產加工環節提高一次性生活用紙質量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