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一線是節能降耗的主戰場,現場的職工同樣蘊藏著無限的潛能,憑借他們的智慧和創造力,一項項“低耗能,高產出”的創新成果有效地推動著節能降耗工作。發生在寧波一家企業的兩則創新成果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廢紙“救”大樹
我國每年造紙消耗木材約1000萬立方米,而寧波亞洲漿紙業有限公司的徐善彬和他的團隊,每年挽救了50萬棵樹木。
2005年,歐美市場木漿價格持續上漲,這對中國當時大量依靠木漿進口的造紙企業,形成了巨大沖擊。為了降低成本,時任公司備漿科主管的徐善彬和他的同事們打起了廢紙的主意,就如何將一張印滿油墨的紙再變得雪白無瑕。憑借多年一線生產經驗,他們提出了“脫墨漿替代木漿”的方法。
2006年上半年,該方法得到了公司領導認可,“脫墨漿替代木漿改善活動”小組正式成立,小組由造紙、工務、品管、采購等相關部門組成,經歷市場調研、技術提高等多個環節,逐步完善了“善彬紙機脫墨漿替代法”。
從脫墨漿的原材料廢紙采購進廠開始,碎漿、凈化、脫墨、水處理、濃縮、磨漿、漂白,到最后的成漿,每道工序都存在著相應的難題,公司在資金上首先予 以了大量支持。同時,項目小組積極與設備制造商商談設備的技術改造,通過浮選槽設備的不斷升級,大大提高了“脫墨漿紙”的潔凈度。這一年里,由徐善彬帶領 的項目小組攻克了無數個技術難關,成功減少油墨點,去除膠黏物,提高成漿強度,提升了脫墨漿的白度。
但新的課題又出現了,脫墨漿替代木漿,雖然減少了社會資源的消耗,可脫墨漿的成本并不占有優勢。小組成員從流程改造入手,進行整個造紙系統及水處理 系統優化。一方面提高得利,脫墨漿的提取率從之前的72%上升為76%,另一方面降低生產過程中的化學成本,用更少的錢,造出了更白凈的優質紙張。
“善彬紙機脫墨漿替代法”自2007年上半年正式投入生產。當前公司30%—40%的產品由該方法生產而出,它為公司年減少木漿用量6萬噸,年創效 益超過1.1億元。2010年3月,“善彬紙機脫墨漿替代法”獲得了“寧波市職工崗位先進操作法”光榮稱號。徐善彬笑著說:“這是我們整個團隊的功勞,是 大家共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