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011年5月10日,工信部分解下達2011年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其中造紙淘汰744.5萬噸。
評論
此次淘汰量超預期:與其他行業淘汰量的對比,紙業是超預期的。745萬噸的量占紙業總產能的7%左右,如果考慮一些子行業不會受到淘汰沖擊(如銅版紙和白卡紙等),這個淘汰量可能占到整個受影響子行業總體的10%左右。
此次淘汰是套組合拳:歷次對于淘汰最困難的是執行,2010年400多萬噸的淘汰量最終被一些業內人士稱為“注水的淘汰”就是一個例證。從歷史上來看,水泥可能是唯一在淘汰方面做得好的傳統過剩產業。此次紙業淘汰能否較好的執行,我們觀察此次政策與以往相比還是有不同的,此次是個組合拳:2011年4月20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淘汰落后產能中央財政獎勵資金管理辦法》,5月9日出臺了淘汰造紙行業落后產能中央財政獎勵范圍,這個補償的實施有利于提高淘汰實施的可行性。
我們對于紙業未來落后產能淘汰看好:我們認為在國家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傳統的高耗能、高污染過剩行業淘汰是一個明確的方向。在這一背景下,也許我們不應該再把一次次淘汰看成是一個孤立的行為,我們將緊密跟蹤未來的后續配套措施以及淘汰的進展。
短期淘汰影響不會大,中期期待紙業超預期:就目前的紙業情況:需求較淡、資金面較緊,時間還在上半年,這個淘汰產能的事件預計短期難以引起紙品的價格波動,但是如果淘汰執行較好,下半年紙業很可能超預期,畢竟從行業產能釋放來看明年本身就是個減速的時間,或許供給的邏輯也會發生在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