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嵊泗檢驗檢疫局在受理出口水產品檢驗檢疫業務時發現,部分企業貨物包裝印刷出現錯誤,主要存在外包裝上貨物品名拼寫錯誤、印刷模糊不清及與報檢資料中信息不一致等問題,導致貨物出口受阻。經調查,許多貨物其實本身品質合格,卻僅僅因為包裝印刷質量問題而遭遇退貨處理,有的則長期滯留港口,嚴重影響了貨物的正常出口。
包裝是影響運輸質量和貨物通關的重要因素。在當今國際貿易中,包裝作為國際技術性貿易措施的一種,以其外在的合理性和內在的隱蔽性,被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廣泛采用。目前,除了對包裝材料、安全標準等技術指標作出相關規定外,很多進口國還對包裝標簽、圖形文字等內容也提出了嚴格要求。我國出口產品由于包裝達不到進口國要求,導致被退運或銷毀的事例屢見不鮮。2010年,我國輸歐部分腸衣就因外包裝標簽和嘜頭不符合歐盟要求而在荷蘭鹿特丹港被扣留。
為此,檢驗檢疫機構提醒企業,出口貨物包裝印刷質量問題不可小視,在出口各環節中都應高度重視貨物包裝印刷質量,出廠前必須仔細查核商品的品名、數量、批次編號、出口標記等內容是否正確,一定要確保報檢單及其隨附單據信息與貨物包裝信息完全一致,有效控制因包裝不符合要求所帶來的出口風險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