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心呵護好連城的青山綠水,即使有些高污染企業曾經是縣里經濟發展的‘頂梁柱’,我們也絕不手軟,堅決對其予以限期整改或關閉,打出重拳保護好家園環境。”10日,記者在連城縣環保局采訪時,該局副局長羅文勝對記者說。
據介紹,該縣“十一五”期間被責令整改、關閉或是拆除設備的污染企業共有12家,其中不乏老國企、億元企業等曾對縣域經濟作出過巨大貢獻的企業。該縣實現“雙減排”,共削減化學需氧量2892.6噸;二氧化硫3561.9噸,減排率分別為-22.07%和-1.26%。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位居全市前列。去年該縣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3203噸,比2009年減排20噸,減排率-0.62%。
該縣在環境保護方面不僅打重拳,還打出了一套精彩的組合拳,從結構減排、工程減排和監管減排三個方面抓好產業結構調整、工業減排項目建設工作。
結構減排方面主要以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為主。關閉了6家“十五小”、“新五小”重污染小企業。對原有的實心磚企業進行清理關閉,去年共關閉3家機磚廠。關閉了賴源水泥廠和裕龍水泥廠這兩家無水泥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工程減排這一拳是組合拳中最為難打的一拳,因為這一拳會涉及到縣里大企業、知名企業的利益,但也是該縣打得最有力的一拳。東方經濟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產值超億元的制漿造紙企業,一旦停產整改將損失高額利潤,但考慮到造紙企業的工業廢水污染大,該縣堅決要求企業做好工業廢水化學需氧量減排措施。2007年,該企業總投資580萬元對造紙廢水進行處理,日處理造紙廢水6000噸,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在管理減排上,該縣“剛柔并濟”。一方面加大對減排企業的監管力度,如積極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專項行動等。去年該縣共出動環保執法人員50人次,檢查22家污染企業。重點檢查市控以上重點企業、國省道沿線企業、沿河企業、新建項目、群眾反映強烈的企業,其中對國、省、市控重點企業每月至少檢查一次。另一方面對列入年度省市重點減排的單位進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