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原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鄭焦城際鐵路和武西高速的開工建設,與省會鄭州一河之隔、地處中原經濟區核心發展圈的武陟縣,面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該縣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產城融合、“四集一轉”的工作思路,堅持舉全縣之力,重抓重推產業集聚區建設,強力打造生產要素的聚集點、經濟發展的制高點、城市建設的閃光點,著力培育中原經濟區核心區重要增長極。今年1~5月,該縣產業集聚區累計入駐企業125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3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6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完成4.2億元、項目投資完成22.4億元),實現產值81.7億元,創利稅9.7億元。在建項目個數18個,其中新開工項目8個、新開工1億元以上項目5個。
抓好機制保障。該縣高規格成立了產業集聚區建設指揮部,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政委、指揮長,下設規劃編制、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項目招商和環境保障5個工作組,分別由縣委常委牽頭、五大班子領導參與,分級分塊推進落實。同時,該縣提升產業集聚區管委會規格建制為副縣級,充實管委會黨政班子;建立集聚區建設例會制、日報制、分包責任制,營造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協調聯動、鄉村配合支持的工作格局。另外,該縣組織公安、工商、稅務、國土、金融、電力、通信等服務部門,在產業集聚區設立分支機構,為企業提供“一站式、一條龍”服務。
抓好發展規劃。該縣實施產業集聚區與城市建設同步規劃、同步推進,聘請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專家,高標準編制了產業集聚區和城東新區兩個發展規劃,統籌推進“產、城”建設。在產業集聚區總體發展規劃順利通過全省首批評審后,該縣又完善了產業集聚區空間發展規劃,編制完成了控制性詳規,使集聚區的規劃體系進一步完善。同時,該縣根據縣域特色產業基礎和分布現狀,提出了“一體兩翼”的發展藍圖,以縣產業集聚區為支撐、以縣東詹店工貿區為東部副中心、以縣西陶封工業區為西部副中心,編制完成了陶封工業區和詹店工貿區發展規劃,目前詹店工貿區已進入全省專業園區行列。
抓好基礎設施。該縣按照財政籌措、資本融資、BT模式、爭取項目支持等方式,先后投資20億元,新修、改造集聚區道路11條33.2公里,初步形成了“四縱七橫”的路網框架;敷設供排水管網22.9公里、供熱管網6.6公里;新架輸電線路13.7公里,新建35千伏變電站1座,新安裝變壓器14臺。目前,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場一期工程已經建成投用、二期工程正在建設,產業集聚區功能日臻完善。同時,該縣積極響應集約節約利用土地的政策導向,按照政府啟動、銀行貸款、鄉鎮認建等辦法,規劃建設了占地500畝的標準廠房區,目前已建成標準廠房31棟22.2萬平方米。下一步,該縣將加快陶封工業區、詹店工貿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盡快完善兩個專業園區的主體功能,帶動兩翼快速發展。眼下,該縣已與東方今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具體合作項目正在籌劃。
抓好產業培育。該縣按照一個產業集聚區明確一到兩個主導產業的要求,根據產業發展基礎,依托江河紙業、瑞豐紙業、天創風電等骨干企業,確立了造紙及紙制品、裝備制造兩大百億元主導發展產業,力爭3~5年年造紙生產能力突破100萬噸,銷售收入超100億元。在造紙及紙制品產業上,該縣重點抓好江河紙業年產100萬噸高檔文化用紙和年產30萬噸特種紙、瑞豐紙業年產20萬噸紙建設項目。在裝備制造產業上,該縣重點抓好河南中軸皇馬專用車產業園、天創風電成套控制系統、艾姆公司碳纖維葉片、塔架生產項目,并以此為依托,積極引進上下游產業項目,力爭3~5年時間形成風電整機裝備生產基地、專用車生產基地,打造銷售收入超100億元的裝備制造業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