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看電影,一邊吃著在影院購買的爆米花,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殊不知看似白亮的爆米花桶卻存在安全隱患。近日,關于爆米花桶被媒體曝光含有熒光增白劑的消息尤為引人關注,雖然目前沒有證明熒光劑吸收多少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是熒光劑仍然被列為潛在致癌因素之一。
據悉,2009年5月,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關于開展食品用紙包裝、容器等制品生產許可證無證查處工作的公告》中提到,從2009年9月1日起,紙杯、紙餐具等食品用紙包裝、容器必須有QS標識才能在市面上出售。然而,記者在28日走訪電影院、市場時發現,部分電影院和小吃攤床使用的紙盒包裝上并沒有產地、生產許可證、生產日期等相關標識。
小吃攤床紙盒無任何標識
在市內的一家大型電影院內,記者購買了一桶爆米花,從上到下的翻看紙制包裝后,記者并沒有發現其標有中文廠名、中文廠址、電話、許可證號、產品標志、生產日期等相關標志,只是在爆米花桶的底部,記者看到了“POPSTARFOOD SERVICE”的英文字樣和一個電話號碼。當記者詢問該包裝為何沒有生產標志和生產日期時,工作人員表示:“我們這個沒有生產日期什么的。電影院賣的爆米花桶一直也沒有相關標識。”
同時,在臨河街附近的一大型超市內銷售的桶裝爆米花桶身也沒有標注該產品的生產日期等相關標識。在銷售一次性紙杯的柜臺前,記者發現這里銷售的一次性紙杯有四到五種,記者仔細查看了這些產品的外包裝發現,幾種產品的外包裝均明確標有產品產地、生產許可證、保質期和生產日期。
在北方市場內一銷售各種酸辣粉、麻辣面的攤床,記者注意到僅11點30分—12點之間,就有近40位消費者在此購買,而老板都是用紙制包裝進行盛裝。記者花4元錢購買了一份涼拌面進行打包,發現用來盛放的紙盒拿在手里很軟,且上面由內到外并無任何標識。
“這個紙包裝咋沒有生產日期呢?從哪能買到啊?”面對記者的疑問,一服務人員表示這些紙制包裝都是別人給送貨的,她也不知道具體誰送,但對于紙包裝為何無生產日期一事,服務人員則顯得有些疑惑,反問記者,“紙盒也得有生產日期嗎?”當得到肯定的答復后,服務人員不再吱聲。
過白紙包裝可含熒光增白劑
昨日,記者先后走訪了電影院、市場、超市,發現這些看上去差不多的紙制包裝實際上在軟硬度和顏色上都有很大的區別。例如用來盛放涼拌面的紙包裝特別軟,用手輕輕一捏即出現痕跡,而用來盛放爆米花的紙桶則相對較硬。從顏色上區分,爆米花桶內側看上去顏色較白較亮,而涼拌面的紙包裝內側呈自然乳白色。
“這種看上去白亮的桶很可能是加入了大量的熒光增白劑”,業內權威人士告訴記者,制作爆米花桶的材料必須是“食品級白卡紙”,國家要求不能使用廢紙、不能含熒光增白劑。然而有些生產廠家為了降低成本,用回收來的廢紙生產,但又由于紙漿質量不過關,還要讓杯子看上去更白,就加入大量的熒光增白劑。
90%包裝物沒明確標明材質
對此,長春市消協副秘書長鐘萍告訴記者,無論是爆米花桶還是快餐紙杯都直接盛放食品,是直接入口的,因此包裝物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她說:“由于相關安全標準不完善,市面上90%的包裝物都沒有明確標明產品材質。”鐘萍表示,國家對于食品安全是非常重視的企業應特別注意防止產生類似交叉性的危害,保證產品包裝物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