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復星醫藥”吧中的一條消息引起了眾多股民的關注。這則消息透露,復星醫藥2008年被山東滬平永發造紙廠作假賬騙取投資1.6億元,現在董事長李敬民、李書坤父子及財務總監三人于3月初被山東省公安廳逮捕,經查該廠還涉嫌非法集資2億元,復星醫藥的投資恐難收回。
在查閱了復星醫藥2008年至2010年近三年的年報后,記者發現,消息中提到的山東滬平永發造紙廠,即是現在的匯鑫生物漿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匯鑫漿紙),位于山東德州的平原縣。復星醫藥在2008年2月和6月,通過旗下控股的投資公司,分別以增資入股和受讓股權的方式,總計出資1.88億元,取得了匯鑫漿紙30%的股份。2008年年報顯示,匯鑫漿紙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9353萬元。
記者隨后致電復星醫藥證券事務代表董曉嫻,其表示還沒有關注到股吧中的這條消息。但她同時強調,今年2月底,公司已經將在匯鑫漿紙持有的30%股份全部轉讓了,因為沒有達到披露的條件,所以并未發布公告信息,但在公司2010年年報中可以查到。
公開資料顯示,匯鑫漿紙注冊資本20000萬元,資產總額11.2億元,是一家專業生產系列高強瓦楞原紙的大型造紙企業,自稱已成為集制漿、造紙、發電、治污于一體的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自制草漿造紙企業,公司董事長為李敬民。而從近幾年媒體的報道看來,匯鑫漿紙儼然已經成為傳統企業轉型走節能環保和綠色發展之路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其采用的“無污染生物制漿生產高強瓦楞原紙技術”,更是通過了國家技術鑒定。
而近三年復星醫藥的年報也顯示,其主營業務除了藥品制造與研發、藥品分銷與零售外,環保與節能減排也一直位列其中。顯然,像匯鑫漿紙這樣具有綠色環保技術的公司,與復星醫藥未來的投資方向相一致。2010年6月28日第22期的《復星醫藥報》中,還刊發了《讓草漿造紙污染成為歷史匯鑫生物漿紙公司實現草漿廢液零排放》一文,其中提到匯鑫漿紙獨特造紙工藝的環保理念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鑒。
除了產業和技術優勢外,如果投資匯鑫漿紙,未來獲得的收益可能更為誘人。在2008年7月德州舉辦的企業上市與私募股權融資會議上,時任德州市長吳翠云表示,要利用好私募股權融資,加快企業上市步伐,目前德州市選擇了50家企業作為上市后備資源,正在進行上市運作的有15家,包括滬平永發(匯鑫漿紙)、皇明集團在內的企業,將力爭年底或明年上半年上市。而就在此前的3月9日,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代表復星與德州市人民政府在北京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公司投資匯鑫漿紙,是作為未來上市儲備資源,但因為匯鑫目前的資產指標達不到上市條件,所以將其處置了。”對于董曉嫻其中說到的處置,即在復星醫藥2010年年報中提及:2011年2月28日,本公司全資子公司復星平耀、齊廣投資與德州弘盛板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弘盛板紙)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分別將其持有的匯鑫漿紙的25%、5%股份以人民幣2.07億元、0.38億元的價格一次性轉讓予弘盛板紙,合計轉讓價款人民幣2.45億元。
按上述年報的披露,相比于三年前1.88億的投資成本,復星醫藥本次轉讓投資收益為0.57億。復星醫藥未虧反盈?對于這個疑問,記者亦致電相關部門進行了核實。平原縣工商局受理企業年檢事務的負責人在7月1日對記者表示,匯鑫漿紙是本地的企業,但其今年還沒有年檢,而每年的年檢時間是3月1日至6月30日。
根據這位負責人提供的電話,記者又致電匯鑫漿紙,接通后,記者詢問了幾個問題:復星醫藥是否投資過匯鑫?公司是否出現了財務造假問題?企業現在的情況如何?是否已經被轉讓出去了?接線者在回答了滬平永發就是現在的匯鑫漿紙后,便以辦公室負責人未在為由掛斷了電話。而對于受讓匯鑫漿紙股份的弘盛板紙,在網上搜索并沒有公司的任何信息,數次致電德州市工商局,因未有人接聽也無法核實。
此次復星醫藥投資匯鑫漿紙的盈虧事件,是否真如股吧中所說的投資難以收回?匯鑫漿紙是否涉嫌財務造假?復星醫藥為何會將這樣一個有著大好發展前景的項目轉讓出去?這些謎團,都需要得到有關方面的證實和解釋。
但有一個事實是肯定的,近兩年來,復星醫藥對外股權投資的份額在不斷擴大,投資額從2009年的7.7億,增加到2010年的11.9億,年均增幅也從36.74%驟升至54.54%,而且投資范圍從以往的醫藥行業,逐步擴展到造紙、餐飲連鎖、電子產品等多個領域。對于上述事件,本報將繼續予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