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36000畝生態蘆葦區”其實就是射陽“雙燈紙業”的污水直排“灌溉”區;整個黑污蘆蕩區以海堤為底座向著黃沙港鎮“雙燈”呈倒三角地形,位于鹽城國家級珍禽保護區范圍內;“生態區”管道“密布”、水網縱橫,可因面積之大,蘆葦抗堿性而勝任每日千萬噸黑水暗藏,水位高時可通過西北角射陽河邊的水閘排污水至黃海(此圖根據谷歌衛星地圖繪制)

2010年初,國家環保部華東督察中心的檢查人員在射陽“雙燈”廠區西北方向約10公里處的保護區濕地中取樣分析,有機污染物COD為785毫克/每升,是國家現行再生紙排放標準的6倍多,屬于嚴重超標排放。國家環保部華東督察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雙燈紙業長年的違法排污已經給保護區的濕地生態環境造成不可恢復的影響(此“雙燈”污水氧化塘圖片為相關網絡圖片)

雙燈紙業在“鹽城國家自然保護區范圍”內建造的污水氧化塘形成的幾百畝面積的“黑色湖面” 朝黑夕紅,橫無際涯,氣象萬千。如若細細觀察,還能欣賞出“落霞與孤鳥齊飛,黑水染長天一色”的惡性“生態畫面"

“百畝污水湖”東邊則是三萬六千畝一眼望不穿的蘆葦蕩;氧化過的黑水通過“密”布的暗、明管道排入;從此,生態蘆葦區成了三萬畝黑水蘆葦蕩,從此過往的珍禽不敢停留

蘆葦蕩中一條條交織錯綜的黑色水渠如一條條黑色巨龍,在無邊的蘆葦蕩中瘋狂肆虐……好一幅“天蒼蒼,‘蘆’茫茫,風吹‘葦’低,見‘黑龍’”的景象!當地農民說:“這一片都屬于保護區范圍,蘆葦蕩下面原來都是自然生態清水,能夠養魚,過飛的鳥兒都喜歡停留;現在幾萬畝蘆蕩下面排的全是黑色污水,魚和其它水生動物幾乎沒了,能抗過污染存生的魚也不能吃;過飛的鳥兒幾乎不再停留。為污染保護區的事,已經有多家媒體來曝光過,但都沒用!”

圍著“黑水蘆葦蕩”四周的濘泥的土路,記者行進了30公里的路程,足足花了三個多小時,一路上“黑色世界”中的分鏡頭令人震憾地一一呈現在記者視野:圍困蘆葦的污水在“生態蘆葦”區周圍形成一塊塊巨大的黑色水鏡,近看,日光隱曜,葦草潛形,蘆根枯黑……遠看,則黑影無邊,上下天光,一‘黑’萬傾……

盡管雙燈吳副總在記者面前承認并得到證實從去年4月開始投建的號稱日處理2萬噸污水處理廠一直還沒有投入使用,但排污意志堅韌的“雙燈”仍然一如既往地將每日數以千萬噸的沒有處理的黑色污水直接排放到“生態蘆葦蕩”。(圖為采訪當日下午,吳總帶領記者察看還在修建的污水處理廠排污口設施)

盡管“雙燈”在沒有污水處理廠及環保部門頒發的相關排污許可證的情況下,堅持高調排污并仍然一如既往地將每日數以千萬噸的沒有處理的黑色污水直接排放到“生態蘆葦蕩”中。但在“雙燈”辦公區仍然能發現許多“環保先進”的獎章
“雙燈”污染屢遭曝光 越曝越“污”
2010年初,國家環保部華東督察中心的檢查人員在射陽“雙燈”廠區西北方向約10公里處的保護區濕地中取樣分析,有機污染物COD為785毫克/每升,是國家現行再生紙排放標準的6倍多,屬于嚴重超標排放。
國家環保部華東督察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雙燈紙業長年的違法排污已經給保護區的濕地生態環境造成不可恢復的影響。
據了解,自2004年以來,該公司因超標排污多次受到處罰。2007年7月又因未經環評、擅自擴大草漿生產規模,受到處罰。2007年新華社以“雙燈紙業污水染黑數萬畝濕地入黃海”為題曝光了該企業造紙廢水未經處理排入保護區實驗區,導致保護區內3.5萬畝濕地受到嚴重污染、海灘魚蝦絕跡的問題后,停了草漿生產,但排污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去年3月份中央電視臺對包括雙燈在內的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違法開發的問題進行曝光后,引起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鹽城市政府要求雙燈造紙廠在10天內拆除所有化學制漿系統,啟動建設日處理2萬噸污水處理廠。
然而,相關媒體在5月27日的調查中發現,被環保法規嚴令禁止的自然沉淀、滲透的廢水處理法,在雙燈造紙廠依然使用。
雙燈紙業違法排污屢次被舉報,多次遭曝光,查處的違法記錄若干,但違法排放卻一直沒有停止,甚至越來越嚴重!
三萬畝“黑水世界”令人震驚、嘆為觀止
記者于6月15日前往射陽進行了實地調查采訪。
當日上午,記者在射陽黃沙港鎮當地村民的指引下,驅車來到射陽雙燈紙業所謂的“生態污水循環高產蘆葦區”,一幅巨大的“黑水世界”圖景展現在記者面前,讓人嘆為觀止而又震驚不已!
順著“雙燈”直徑約6-70公分左右的排污管道向東方向行進,離雙燈大約三公里處,污水管道進入一門口懸掛“鹽城海源蘆葦開發有限公司”其實就是把關“閑人”進出的污水灌溉區大門內。整個污水區以海堤為底座向著黃沙港鎮呈倒三角地形,當地民眾介紹被黑色污水灌溉的所謂“生態蘆葦”區有36000畝,企業口徑說法是34000畝。從大門南面的大堤向東行進不遠就能看見“鹽城國家級珍禽保護區”的標志牌,預示著記者進入到了鹽城國家級珍禽保護區范圍。站在大堤上,看到“海源公司”大門內兩處相接足足有幾百畝大的“人造污湖”是黑水映天(近處看,水色呈紅、棕色調),“污水湖”東邊則是幾萬畝一眼望不穿的蘆葦蕩。
“這一片都屬于保護區范圍,蘆葦蕩下面原來都是自然生態清水,能夠養魚,過飛的鳥兒都喜歡停留;現在幾萬畝蘆蕩下面排的全是黑色污水,魚和其它水生動物幾乎沒了,能抗過污染存生的魚也不能吃;過飛的鳥兒幾乎不再停留。”指引的當地農民說,為污染保護區的事,已經有多家媒體來曝光過。
圍著“黑水蘆葦蕩”四周的濘泥的土路,記者行進了30公里的路程,足足花了三個多小時,一路上“黑色世界”中的分鏡頭令人震憾地一一呈現在記者視野。
蘆葦蕩中一條條交織錯綜的黑色水渠如一條條黑色巨龍,在無邊的蘆葦蕩中瘋狂肆虐……好一幅“天蒼蒼,‘蘆’茫茫,風吹‘葦’低,見‘黑龍’”的景象!
圍困蘆葦的污水在“生態蘆葦”區周圍形成一塊塊巨大的黑色水鏡,近看,日光隱曜,葦草潛形,蘆根枯黑……遠看,則黑影無邊,上下天光,一‘黑’萬傾……
而所謂的污水進水氧化塘形成的幾百畝面積的“黑色湖面”更是橫無際涯,朝黑夕紅,氣象萬千的“壯景”。如若細細觀察,還能欣賞出“落霞與孤鳥齊飛,黑水染長天一色”的惡性“生態畫面”。
高調排污 射陽環保局與雙燈“合伙經營”
“滿園黑色關不住,備有水閘出海去”。
盡管雙燈紙業的吳副總再三說,只是在蘆葦區水位很高或者防洪排澇時,經過當地政府批準時才打開水閘排水,而通過記者深入細致的調查得知,在園區西北角離黃海最近的射陽河邊水閘,開閘放黑水直排射陽河通向黃海是經常而又非常靈活自如的事情。
盡管雙燈吳副總在記者面前承認并得到證實從去年4月開始投建的號稱日處理2萬噸污水處理廠一直還沒有投入使用,但排污意志堅韌的“雙燈”仍然一如既往地將每日數以千萬噸的沒有處理的黑色污水直接排放到“生態蘆葦蕩”。
盡管“雙燈”在記者采訪過程中,自始至終沒有能出示環保部門頒發的相關排污許可證,但在“雙燈”辦公區仍然能發現許多“環保先進”的獎章!?
人們不禁要問,“雙燈”為何有如此過人的排污底氣與令人震憾的污染“國家生態保護區”的勇氣?為何“雙燈”不但能在曝光、處罰中越曝越污,越罰更污,而且能“高調污染”,越污染,越獲獎章?
人們不禁要問,這是雙燈紙業“膽大包天”頂風作案故意為之,還是地方政府和環保部門監管不力執法不嚴,甚至是有意放任所致?
通過記者本次采訪終于找到了這個答案:原來是射陽縣環保部門與“雙燈”“里應外合”“合伙”“經營”所致。
15日采訪當地,記者在發現重大問題時,從下午3點半左右至5點15分,多次撥打射陽縣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污染舉報投訴熱線電話0515-82325440,要求環保執法人員來到排污現場察看、取證。可是,無論記者以舉報者或者新聞媒體身份,射陽縣環保執法人員就是拒不執法。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射陽縣環保局違反環保投訴熱線相關規定,不但拒不“出警”,而且還將投訴人舉報電話及相關信息透露給被舉報的非法排污企業。
當“雙燈”吳副總聯系記者時,記者又多次催問射陽環保部門并要求對透露舉報者信息做出解釋時,射陽縣環保部門仍然對他們的“不作為”百折不撓,不出動,不解釋。
當記者說如執法人員不到現場將向鹽城市局反映情況時,自稱姓毛的當班人員在電話里非常強勢地對 記者表示,射陽環保就這樣,你們愛上哪上哪,隨便你們怎么樣都行!
采訪前,聞聽射陽國家自然保護區水污染嚴重令人不敢相信;采訪中,親眼所見令人發指的黑污場面,面對企業的暢通無阻、高調排污,面對環保人員的瀆職、與排污企業的惡意串通、合伙,記者除了用“震驚不已”來形容當時的心境,另詞無可替代!(記者 美奇 瑞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