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當得好不好,不再只看GDP,更看經濟發展質量高不高,GDP以單獨身份出現在河北省干部考核體系中的時代結束。近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干部考核工作領導小組發出通知,對已試行3年的設區市黨政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綜合考核評價實施辦法中的定量指標進行調整,原有19項指標減掉兩項,新增7項,調整后考核指標為24項。新增7項指標中,有3項為節能減排指標。
指標 GDP 能代表一切?
據具體負責此次干部考核定量指標調整工作的河北省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減掉的兩項內容為“人均GDP及增長率”、“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及增長率”,增加的7項內容為重點項目建設、工業聚集區發展、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食品綜合抽檢合格率、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群眾安全感及提高幅度。
此外,呈現當年工作重點的“解決突出問題”指標改變了以往的非固定設置模式,把“城鎮建設3年上水平”等工作明確列入“解決突出問題”內容,雖不做定量考核,但強化了剛性約束,而“城鎮建設3年上水平”考核的首要指標是城市環境質量。
2008年4月,河北省在全國較早出臺了《關于建立和完善設區市黨政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干部綜合考核指標體系的意見》和《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設區市黨政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綜合考核評價實施辦法(試行)》。這一完善領導干部考核機制的舉措,在突出科學發展觀導向作用,促進河北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此次調整定量考核指標體系,最突出的就是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一主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設置考評內容,堅持經濟與社會發展指標并重,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第一要義是發展’的理念,又體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要求。”河北省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強化對設區市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促進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優化、民生改善與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工作績效的考核,可以更好地發揮干部考核“指揮棒”、“風向標”作用,在考核中體現當前社會現實需要。
經濟 新增指標側重什么?
記者了解到,在調整后的考評定量指標體系中,第一大類由原來的“經濟發展”變為“經濟發展與結構調整”,與表述改變相對應的是,在涉及經濟類的原有6項定量指標中,兩項被減去,4項有修改。同時還新增兩項考核指標。
“人均GDP及增長率”、“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及增長率”兩項指標被減去,“人均地方財政收入及增長率”改為“財政收入占GDP比重”。隨著“人均GDP及增長率”在此次考核指標調整中被取消,也正式宣告了“GDP”以單獨身份出現在河北省干部考核指標體系中的時代的結束。
調整后的經濟發展類考評指標體系中,“GDP”只出現在“財政收入占GDP比重”一項中。在整個考核指標體系中,GDP還有兩次出現,均在資源環境類的能耗降低指標里,一個是“單位GDP能耗降低率”,另一個是“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
據河北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劉建合解釋,將GDP作為一個參照數據而非主要指標,一方面是考慮有的指標中已含有對相關GDP指標的考核因素,另一方面旨在進一步強化科學發展理念,“不唯GDP論英雄”,指導地方在保持經濟增長同時更要注重質量和效益。
同時,增設重點項目建設和工業聚集區發展指標,強化結構調整著力點。工業聚集區發展指標主要包括“工業聚集區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及增長率”、“工業聚集區固定資產投資及增長率”、“工業聚集區省外資金到位額及增長率”3項指標。
劉建合介紹說,調整經濟類考核指標,進一步淡化“唯GDP論”的指標,增設體現結構調整的重點項目建設和工業聚集區發展指標,對于以投資拉動為主的河北經濟特質而言,意味著更加注重以優化投資結構促進經濟結構調整,這既是河北加快轉型所必須的,也為河北省各設區市領導干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調整工作重心進一步明確了指向。
生態 如何體現環境改善?
“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和有力抓手,節能減排也是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重大舉措。”劉建合說。
在這方面河北省以“雙三十”為標志,在機制創新上進行了系列探索,并收到有目共睹的實效。但要保持既有的強度,并向廣度和深度拓展,需要進一步強化領導干部的思想意識。考核指標體系為此進行了更為細致的設置,擴展了考核指標的項目。
節能減排增加3個指標,將增強對污染物排放的約束力。考核指標體系中增加“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一項和“氨氮排放量削減率”、“氮氧化物排放量削減率”兩個子項的指標。
據介紹,增加“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指標,一方面是要求各地為減緩溫室效應承擔起切實義務來,一方面要讓地方領導有意識地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促進、倡導當地生產、生活的低碳化。而增加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削減率兩項指標,則是由于在“十一五”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兩項主要污染物減排基礎上,“十二五”期間,把氨氮和氮氧化物納入總量控制指標體系。其中,氨氮主要是針對生活污水和工業生產中化工、紡織、皮革、造紙及有色金屬冶煉等水污染物重點排放行業而設置的,氮氧化物則主要針對電力、交通和建材等大氣污染物排放行業設置。
同時,在“資源環境”類指標中,沒有調整或修改的只有兩項指標,一個是“耕地保有量”,一個是“森林覆蓋率凈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