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刷業“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已正式發布。規劃中提出了若干總體目標:到“十二五”期末,從印刷大國向印刷強國的轉變取得重大進展,爭取在新聞出版業中提前實現強國目標。到“十二五”期末,我國印刷業總產值預計超過11000億元人民幣,成為全球第二印刷大國,使我國成為世界印刷中心;加快國家印刷示范企業建設步伐,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印刷企業。
在“十一五”末,中國印刷業總產值躍居全球第三位,中國成為印刷大國,現正經歷著向“印刷強國”轉變的歷史時期,行業“大而不強”,仍存在許多根本性問題未得到解決。
目前,在中國印刷行業的構成中,中小企業占絕大多數,而且行業的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從最現代化的企業到最落后的小作坊企業比比皆是。這些小作坊本身的競爭力較差,為了生存而不惜以低于成本的工價搶得訂單,從而使行業陷入削價競爭的惡性循環中;同時,這些企業自然也不可能投入更多的資金進行技術及設備的提升,使中國印刷業的整體競爭力被削弱。
這種局面一時難以改變,須在政策引導的總體發展方向下,經歷一段較長時間的市場自然淘汰過程,去蕪存菁,行業才能夠健康發展。而這個過程也正是中國實現“印刷大國”到“印刷強國”轉變的關鍵,中國印刷業應從綠色化、創意化、數字化等方面進行突破,提升企業競爭力,最終實現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
綠色化
印刷業“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了“以中小學教科書、政府采購產品和食品藥品包裝為重點,大力推動綠色印刷發展。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綠色環保印刷體系,力爭綠色印刷企業數量占到我國印刷企業總數的30%”。毋庸置疑,低碳、節能減排已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最大方向。政府從與人們的生活、學習最息息相關的印刷品著手,引導印刷企業通過使用環保紙張及油墨等原輔材料、柔性版印刷等方式,走綠色印刷的道路。
在國際上,歐美日等全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實施綠色印刷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而香港印刷業也早在多年前率先行動起來,貫徹推行清潔生產。但對于國內大多數印刷企業而言,綠色印刷才剛起步不久,邁開綠色步伐并不容易,主要原因還在于這些企業的掌舵者未能夠解放思想,仍然直覺地認為實施綠色印刷必然會增加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而沒有意識到綠色印刷是實現環保與利潤雙贏的平衡點。實行綠色印刷,有益環保,不僅是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也是實現印刷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此外,印刷企業通過節能減排,還能夠降低生產成本,從而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意識影響行動,印刷企業掌舵者應該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解放思想,真正用心接納綠色印刷的理念,這樣才能在企業中把綠色印刷層層推進、滲透,讓企業的每一份子都樹立起正確的綠色觀念,并自覺把節能減排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及生活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創意化
預計在“十二五”期間,創意印刷將擁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近年,國家對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日益重視,2009年更出臺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在規劃中,“加快發展包括印刷在內的多個重點文化產業”被列為首要任務之一。
印刷企業要生存發展,要么走低成本路線,要么走差異化路線。在印刷中融入創意及文化元素,是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加強自主創新的重要手段。印刷人只需充分發揮聰明才智,把提供優質印刷服務和文化創意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夠借印刷這個最佳創意平臺,在書刊出版、商品包裝、藝術品復制、防偽印刷、個性化印刷等領域開拓出商業新“藍海”,衍生強大的經濟效益,為整條文化創意產業鏈上的各行各業拓展增值空間。
數字化
“以數字印刷、數字化工作流程、CTP和數字化管理系統為重點,在全行業推廣數字化技術。到‘十二五’期末,數字印刷產值占我國印刷總產值的比重超過20%。”從“十二五”規劃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印刷數字化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數字化工作流程以數字化的生產控制信息,將印前、印刷、印后及生產流程管理垂直整合,使數字化的圖文信息完整、準確地傳遞,從而有效縮短工作周期,減少浪費和提高產品質量。1995年國際CIP3組織成立并提出相關數字化流程,這標志著數字化工作流程在國際上已成為主流。可以預見,數字化會成為今后中國印刷行業發展的主流。
另一方面,需要清楚的是,印刷數字化并不等于數字印刷,數字印刷僅為印刷數字化的一小部分。盡管近年數字印刷發展速度很快,但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平版印刷仍將是業界的主流工藝方式,數字印刷只能在短版方面起輔助作用。此外,數字印刷設備的新品層出不窮,印刷企業要追上更新換代的速度,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暫時只見個別企業能夠真正回本并從中獲利。因此,若印刷企業欲在這一方面轉型投資,還應謹慎思考,想清楚是否切合自身的實際需要,不應盲目追趕潮流。
“到‘十二五’末,產值超過50億元的印刷企業有若干家,產值超過10億元的印刷企業超過100家”,這是印刷“十二五”規劃設定的總體目標中的一項。
香港是世界四大印刷基地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港資印企持續將生產線遷往中國內地,注冊形成了一大批港資、合資企業,通過“前店后廠”的全方位合作模式使生產規模倍增,持續推動、引領中國印刷產業不斷發展進步。這些企業遵紀守法,滿腔熱忱,并且大多已成為中國印刷行業的龍頭骨干,相信也將是“十二五”期末最有實力與潛力名列百強名單的印刷企業。
香港回歸祖國已有十余載,但港資在內地的投資仍在諸多領域受到限制,而且不少優惠政策也將港資拒之門外。希望國家能在“十二五”期間,在CEPA的框架下給予有資質的港資印企以國民待遇,相信香港印刷業定能發揮所長,為中國實現“印刷強國”的目標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