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吉林市,吉林晨鳴紙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吉林晨鳴”)長年偷排未處理達標的工業污水和惡臭氣體,嚴重污染松花江及影響周邊市民生活。面對企業的違法行為,當地政府庇護偏袒。自2005年初建廠至今,因嚴重損害環境引發群眾多次投訴無果。

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追蹤調查。
污水臭氣肆意偷排 松花江畔污染籠罩
“吉林晨鳴”位于吉林市昌邑區,9月1日下午,記者來到松花江毗鄰“吉林晨鳴”的河段去查看污染情況。在對松花江污染源頭經過一番探尋后,記者終于發現了一條與“吉林晨鳴”直接相連的水渠。

走近排污源頭,只見大量廢水從排污口噴涌而出,寬闊的河床上,江水早已被染成了淡淡的棕紅色;河床上的石頭也由于長期受到污水的沖刷,已然變成了鍺紅色。
記者伸手試探了下,水溫竟達到供人洗澡的程度;而在距排水處有一段距離的江邊,水溫冰涼,稍微多浸一會兒就涼入骨髓。遠見水渠中那棕紅色的污水像“輸血”一般,源源不斷地涌入松花江,并夾雜升騰出陣陣難聞刺鼻、嗆人的熱氣,讓人無法靠近!
造紙業的污染對人和環境的影響究竟有多大?記者就此向中華環保聯合會一位資深環保專家進行咨詢。
“造紙企業排放的污水不可小覷,”專家指出,“這種污水中含有揮發酚和硫化物,一旦進入土壤,將會威脅周邊農作物的產量和內在質量,人們長期飲用受到造紙業污染的水,則會出現記憶力衰退、頭昏、失眠、貧血、皮疹等多種疾病”。
“那么對排放的污水的水溫有什么要求呢?”記者問。
“一般來說,要達到與外界水溫一致的溫度。否則會對水系生態造成影響。”
同時,記者還從環保專家處了解到,造紙企業排放的氣體中含有大量二噁英,它能通過呼吸道、皮膚和消化道進入人體,且具有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和內分泌毒性,可致畸致癌。
“吉林晨鳴”位于吉林市昌邑區林蔭路9號,地處吉林市區中心,松花江上游。松花江是黑龍江的最大支流,東北地區的大動脈,是東北人民的母親河。其中,吉林省松花江流域面積、流域內人口、流域內GDP貢獻均占全省總量的70%以上,并且關系到下游省份的發展及中國與鄰國俄羅斯的關系。
而“吉林晨鳴”的污水和臭氣,就是這樣一天天排向松花江上游,污染著周圍的居民區和學校,令市民的生存環境堪憂!
市民身心備受摧殘 投訴無果屢遭推搪
看到記者在了解河水污染情況,在河灘搭屋居住的一位居民立即激動起來:“你們趕緊給我們反映反映吧,污染可把我們害苦了。我從住在這兒開始就看著這家廠是怎么污染環境的,污水、臭氣,一年到頭就沒停過。每天只要一放臭氣,就得關窗!聽說這種臭氣能致癌?”
在河邊散步的兩位造紙廠的老退休工人向記者道出了一些隱情,“白天還好點,你夜里到這里來看看吧!我家就在廠區附近住,時常感覺空氣窒息!”

“聽說夜里排放的污水根本就沒處理,看看河灘上那些被染紅的石頭就曉得了!”住在附近的劉先生一語道破,“他們在晚上還經常排放沒有經過處理的臭氣,那股惡臭簡直能把大家直接從熟睡中熏醒!”
“是啊,這股臭氣每天都熏得我頭發脹,喉嚨發干!”又一位女士說道,“您想,一個污染嚴重的造紙廠居于市內偏中心,刮南風時江北的居民受氣,刮北風的話江南的也好不了啊。就算不考慮我們這些大人,那些在附近上學的孩子們,每天呼吸著臭氣,身體能好嗎?”
“以前每當開江時節,我們就鑿冰取魚,舉行‘頭魚宴’,那魚非常干凈,味道特別鮮美,但現在隨著工礦企業的增多,污水、廢氣的排放,特產名魚‘三花’越來越少,早就成了珍貴魚種了!”在松花江邊生活了30多年的劉先生感慨頗深。
當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告訴記者,他們曾向吉林市環保局舉報了“吉林晨鳴”排放污水和惡臭氣體的情況,對方則用十分官方的口吻分別介紹“惡臭氣體是造紙企業無法解決的難題,‘吉林晨鳴’排放的惡臭氣體系公司設備漏泄所致;而‘吉林晨鳴’的水污染排放值均符合國家行業排放標準”。
“一點解釋說明都沒有,就算水污染排放值均符合國家行業排放標準,你也應該把數字公示一下,好讓我們老百姓放心啊!所謂的回復還不是官方的一面之詞?”這位市民忿忿道。
“而且,他們特會做表面功夫,如果接到上級領導來的消息,造紙廠馬上就不排污了,領導們就說松花江水質無污染。”
對于現狀,市民們多是望“江”興嘆,有苦難言!
晨鳴原是“明星”企業 環保部門另有說辭
據了解,“吉林晨鳴”成立于2005年,系山東晨鳴紙業集團(簡稱“晨鳴紙業”)對原吉林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凈資產收購后組建而成。“晨鳴紙業”是實力雄厚的上市公司,為“中國企業500強”和“世界紙業30強”,還是“中國上市公司百強企業”和“中國最具競爭力的50家藍籌公司”之一,“晨鳴”商標也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在這一雄厚的公司背景下,“吉林晨鳴”總資產近23億元,目前擁有年產15萬噸高檔環保書寫紙生產線和新建年產25萬噸高檔文化紙生產線,同時擁有日產250噸機械漿生產線一條,日產500噸化學漿生產線一條,日產400噸脫墨漿生產線一條。
據此,對吉林來說,“吉林晨鳴”可以說是當地的“明星”企業。那么,對于這個“明星”企業長期排放工業污水和惡臭氣體的情況,作為監管一方的吉林市政府及環保部門,又是怎么做的呢?
吉林市環保局承認,“‘吉林晨鳴’排放污水確實存在一定溫度及色度,但經吉林市環境監測站監測,污水色度符合國家排放標準,松花江水體溫度變化范圍也符合國家地表水標準。”
“那么,‘吉林晨鳴’的廢氣排放情況是怎樣的呢?”
“我們經過現場檢查,該公司化漿生產線恢復生產后,氣味擾民現象確實存在。” 吉林市環保局信訪局一位姓李的同志如是答復,“市環境監測站也多次對該企業進行監測,廢氣中污染物排放濃度均符合國家規定標準。”
同時,吉林市環保局也對臭味的存在做出了解釋,“硫化氫氣體嗅閾值較低,雖然達標,但仍能聞到臭味,據業內人士稱,現國際上尚沒有徹底解決造紙行業氣味的技術。我市地理環境屬河谷盆地,不利于氣體的擴散,居民大都是在這兩個時間段舉報有惡臭氣體排放。”
“那是否存在‘二噁英’這一有毒氣體呢?”
吉林市環保局的解釋是,“我們目前不夠資質對二噁英進行監測,我局已要求該企業立即聘請有資質的監測單位,對其排放廢氣中是否存在二噁英進行監測。”
市民們更關心的似乎是這個長年“安居”市中心的企業何時能夠搬遷的問題!
“聽說是要搬遷,但一直也沒跡象!”當地知情人陳先生反映,“去年就有新聞說‘吉林晨鳴’要在三年內進行地域性搬遷,市政府還投了100萬啟動搬遷松花江邊污染企業的計劃。今年聽說‘吉林晨鳴’除了獲得22億搬遷款外,吉林市政府還給了它不少優惠條件!”
而記者也從吉林市環保局了解到,該局將繼續加大環境監察力度,敦促企業自排自檢,并回復說該企業已計劃于2012年停產搬遷,并于2013年底之前全部搬遷完畢!
從目前看來,“吉林晨鳴”用犧牲環境換取發展 ,足見其已經拋棄了社會責任和社會道德,演變為一個摧殘百姓健康的“毒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