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桂林的大街小巷,幾乎每家米粉店、燒烤攤、小餐館,都會提供成卷、成疊的餐巾紙供食客使用,市民也很習慣用餐后用它們擦嘴。
然而,10月10日央視“一周質量報道”欄目曝光了南寧市內在用餐巾紙,存在使用廢紙作為原料并添加致癌漂白劑的情況,這讓不少市民開始擔憂:平時店家提供的紙巾安全嗎?
餐館:圖便宜用“三無”紙巾
昨天上午10點,記者在樂群路附近一家油茶店看到,店家在每張木桌上都擺上了一卷衛生紙供顧客使用,有的顧客用它來擦嘴、擦手,有的用它擦干餐具里的水漬。
記者拿起這些衛生紙發現,衛生紙紙張有些發黑,上面有大大小小的黑點,手感粗糙,稍稍一用力,衛生紙就被扯開了,隨即有粉塵飛出。
還未使用的衛生紙被隨意堆在店里的墻角,但在外包裝上沒有任何合格證明、生產廠家地址。
記者又走訪了市中心多家米粉店、快餐店。除一些餐館使用桂林一些紙品廠出品的低價“餐巾紙”外,使用“三無”紙巾的餐館、油茶店不在少數。
“這樣的‘三無’紙巾不會就是‘毒紙巾’吧?”市民秦先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市場“劣品”會自己找上門
記者采訪時,不少餐館老板對于使用“三無”紙巾不以為然。一名老板說:“這些紙是廠家定期送來的,價格比外面的紙要便宜。”但無論記者怎么詢問,他們都對具體的進貨渠道絕口不提。
之后,記者先后來到象山食品批發城和瓦窯旅游商品批發城,但在走訪的近10家經銷紙品的商鋪,都沒有發現早前看到的“三無”紙巾。
在批發市場的各家紙品商鋪里,最便宜的是桂林本地廠家生產的散裝餐巾紙。記者看到,在這些紙品的包裝上,都有產品執行標準和廠名、廠址信息。雖然很便宜,但其手感、外觀都要比記者之前看到的“三無”紙巾好很多。
一名紙品經營者悄悄告訴記者:“那些賣‘三無’紙巾的人會悄悄上門推銷,價格比正規廠家的紙巾要便宜很多,一些餐飲業者會貪圖便宜購買。”
質監:不排除有“黑作坊”生產“黑紙巾”
桂林市質量監督局稽查支隊的一份抽檢結果報告顯示,今年4、5月,質監稽查支隊曾組織過一次統一的集中抽檢行動,抽檢范圍覆蓋了市區、周邊縣區等處共15家企業的13個批次質量產品,都沒有發現有企業使用廢紙、廢料加工紙漿的情況,產品也沒有出現菌群超標、違規使用熒光劑、漂白劑的情況。
稽查支隊李副支隊長說,市內正規紙巾生產企業生產的餐巾紙中,并沒發現“毒紙巾”,就目前抽檢的情況來看,市內凡是正規生產企業生產的餐巾紙,在衛生方面都是安全、合格的,市民無需過分擔心。“但由于尚未對市面上的‘三無’紙巾進行質量檢測,其安全狀況依舊未知。”
同時,質監人員在抽檢中發現,15家企業中有8家企業存在胡亂標注產品等級、錯誤標注產品注釋的情況,另有2家企業涉嫌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進行生產。
雖然廠家經過整改解決了問題,但也暴露出市內紙品生產存在的兩個重大問題:紙品企業準入門檻較低,只要一套數千元的生產設備就能進行紙品生產;紙品生產業者本身的品牌、安全意識不高,存在無證、無牌生產的情況,使得相關部門在監管時容易出現死角。
據了解,今年國慶節前,質監稽查支隊就曾查處一家銷售冒牌“潔寶”餐巾紙的銷售商,但至今尚未查清冒牌紙巾的生產窩點。“不排除一些‘黑作坊’偷偷生產劣質紙巾的可能。”李副支隊長說。
提醒:警惕“三無”紙巾的危害
市質量監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餐巾紙需要與人口腔、呼吸道接觸,所以它們執行的衛生標準比一般衛生紙要嚴格很多。
該負責人說,餐巾紙一般都要采用原生木漿或嚴格消毒的再生紙漿,同時按一次性衛生用品標準進行消毒、隔離生產,以保證其從出廠到使用始終保持與外界的衛生隔離狀態,因此價格也相對較貴。普通生活用紙,如廁紙、衛生紙中還可能混有熒光劑、漂白劑等化學雜質,對人體存在危害,是不允許作為餐巾紙使用的。
但實際上,市內一些餐飲業者、市民對劣質紙巾的危害不甚了解,往往明知紙品質量可能存在問題也不當回事,甚至貪圖便宜購買,而這樣做其實得不償失。
該負責人說,“目前,雖然還沒有接到上級部門采取專項行動整頓紙品生產的通知,但是市質量監督局已開始策劃針對紙品生產企業、原料供應商、黑作坊等方面的專項行動,全力規范紙品生產行為,同時也希望市民提高認識,積極提供有效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