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份,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2%,環比回升0.3個百分點。該指數最近兩月連續回升,顯示出經濟發展回穩態勢進一步增強。從各分項指數來看,購進價格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下降,其余各指數均有所回升,但大多回升幅度較小,只有新出口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產成品庫存指數回升幅度稍大,超過1個百分點。本月購進價格指數為56.6%,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
本月20個行業中,煙草制品業、醫藥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等9個行業達到50%以上;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位于50%;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通用設備制造業、造紙印刷及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等10個行業低于50%。沖擊式破碎機廠家從產品類型看,中間品、生活消費品類企業高于50%;原材料與能源和生產用制成品類企業低于50%。
賀國強強調,開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監督檢查,既是一項緊迫的工作復合破 雷蒙磨價格,也是一項長期的任務,要正確把握形勢、堅定工作信心;要突出工作重點、抓住關鍵環節;要創新方式方法、增強工作實效;要抓好督促整改、嚴格執行紀律;要認真總結經驗、健全長效機制,扎實推進監督檢查工作。
一是貿易平衡持續改善。近年來,我國采取優化進口結構、推動進口便利化、完善進口促進體系等多項舉措擴大進口,貿易不平衡狀況進一步緩解。進口需求明顯增強,我國正成為全球貿易增長的新引擎。今年以來,我國進口增長快于出口增長,水泥生產線、沖擊破等制砂設備,貿易順差大幅減少。
二是外貿結構不斷優化。一般貿易增長快于加工貿易增長,內資企業自主接單能力增強。加工貿易在整個外貿中的比重已從2001年的47.4%下降到了2010年的38.9%。與此同時,其增值率從2001年的56.9%提升到了2010年的77.4%。加工貿易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從勞動密集型為主向勞動密集和技術、資金密集型并重轉變,以電子信息、精密機械、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制造業成為加工貿易主導產業。
制沙生產線、振動篩、砂石生產線等是市場上主要的選礦設備、破碎設備。同時,我國出口市場進一步多元化,在對傳統主要貿易伙伴出口總體平穩增長的同時,對新興市場出口較快增長,比重進一步提升。此外,我國的外貿發展區域協調性也進一步增強。今年以來,中西部地區加快承接東部地區和國際產業轉移,出口增速普遍高于東部地區和全國平均增幅。
三是外貿商品質量效益不斷提升。我國外貿增長呈現價格和數量協復合破 雷蒙磨價格調拉動的新變化。從2007年起,浮選機、河南振動篩等磨粉設備,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已經居世界第一位,占工業制成品出口比重的30%,超過德國的17%。2008年,由于工業制成品出口連續8年增幅達到25.2%,是德國的2倍,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制成品出口國。另外,我國服裝等100多項產品出口也已居世界第一位。
由于歐美日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在我國出口市場份額中占比達到45%左右,因此,歐美主權債務危機如果進一步惡化可能對我國出口增長造成較大沖擊。但我們認為,這種沖擊肯定不會象2008年那次那么嚴重,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我們認為此次歐美主權債務危機不會導致2008年那樣的全球性金融危機,雖然歐元區內部為救助方案討價還價,但最終肯定能達成相關救助協議,債務危機進一步惡化導致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相比2008年,目前外需在中國經濟中的占比已經有所下降,近年來貿易順差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趨勢,在2007年這一比例為7.5%。2010下降到3.2%,已經低于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今年由于順差規模繼續在收窄,估計這一比例將進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