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五年的發展,在“十一五”的收尾之年,山東亞太森博漿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太森博”)也穩步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漿紙企業,年產漂白硫酸鹽木漿131.5萬t,高檔白卡紙板17萬t。
5年來,亞太森博發展的點點滴滴都在詮釋著環保、科技、責任,印證著生態綠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起步的2006年:環保科技優勢發展
2006年是“十一五”的第一年,也是經過股權改制合資后,亞太森博進入新階段的第一年。幾年來,國內各種紙品都持續兩位數的增長,讓亞太森博的發展有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作為國家“十五”重點建設項目和國家計委重點支持的“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種資金、兩個市場發展制漿造紙樣板項目”,亞太森博一開始就站在了高起點上,合資改制后,借助亞太資源集團的資金、資源、人才、市場優勢,更是如虎添翼。
這一年,亞太森博增資3億多元對生產線進行了技術改造,進一步優化了企業的工藝、技術和設備;提高了環保水平、產品質量、檔次和附加值;增加了產能,使木漿產能增加到31.5萬t/a。亞太森博的發展進入發展的快車道,環保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據統計,公司一期工程環保投資達6億元,占總投資的16%。同時,ISO9001質量體系、ISO14001環境體系和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三標一體國際認證也在這一年成功通過。
發展的2007年:定位準確快速發展
2007年,亞太森博對污水處理進行技術改造,進行三級處理,出水CODcr濃度小于100mg/L,色度小于50倍,排污量大大降低,排放濃度也低于國家和地方的排放標準,這標志著亞太森博在發展清潔生產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
無獨有偶,這一年,亞太森博與日照港集團公司簽訂供水協議,大力發展中水回用,將三級處理后的中水用于港口道路和堆場除塵,每天供應1萬多t用于港口噴林抑塵,這既節約了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綜合利用能效,又降低了港口經營成本,這是亞太森博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一個重要縮影。
另外為了降低動力鍋爐煙氣中的SO2排放濃度,亞太森博在 2007年初開工建設煙氣脫硫工程, 并于改年6月份通過日照市環保局的環保驗收。據了解,該工程總投資約500萬元,采用濕式堿法工藝,處理后SO2濃度小于800毫克/m3,完全達到國家和山東省排放標準。
發展規模經濟和集約經濟已經成為世界潮流,亞太森博敏銳地進行企業定位,規劃建設二期項目,經過前期穩步推進,2007年4月28日,公司年產100萬t漂白硫酸鹽商品木漿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這也標志著亞太森博二期工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為了準確地環保定位,亞太森博廣納政府、NGO(非政府組織)和學界專家等第三方的監督和建議。2007年8月4日,國家環保部環評中心教授級專家林永壽,輕工業環保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程言君,加拿大制漿造紙環保資深專家Rick Van Lee等為首的專家組對公司的環保情況進行了評估,并給出了權威的評價:“亞太森博現有一期生產線的工藝技術和裝備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三廢治理工藝技術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準”;“目前的廢氣治理水平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但該企業仍能從廠區距離城市較近的客觀實際出發,認真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不惜進一步投入大量的人、財、物力對現有的廢氣處理系統不斷進行優化改造,是難能可貴的”。
蓄勢的2008年:危中有機彎道超速
2008年,對于漿紙行業來說,也是曲折的一年。前三個季度,造紙工業一直保持了高速的增長,但是第四季度突如其來的國際金融危機和我國經濟增長的減緩,使造紙工業遭受了需求下降、價格下跌、貿易萎縮的煎熬,全行業的經濟運行和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擾。
面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亞太森博同樣無法避免。據了解,亞太森博的制漿原料木片大部分來自其控股公司——亞太資源集團在國外的原料林,受金融危機影響,亞太森博2008年的效益較2007年大幅下滑2/3。該企業生產的產品中,木漿價格下跌了1/2,白卡紙價格下跌了近40%。國內市場萎縮、產品價格下降,使亞太森博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盡管市場銷售價格依然較低,市場形勢不容樂觀,亞太森博仍堅持“三不”方針,即不停產、不降低環保標準、不增加社會負擔,并積極尋找最低運行成本與產量的結合點,加大低成本的國內木片和東南亞木片用量,減少高價的國外木片、化學品和槳板用量,提高產漿率,保持穩定生產;進一步加強營銷,以銷定產,在低成本的情況下長期供應訂單,降低庫存量,擴大現金流量,確保應收賬款及時回收;同時,公司積極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檔次,開辟新的市場。
在危機時刻,亞太森博依然不放松對環保和清潔生產的要求,巨額投資進行技術改造。2008年,亞太森博投資100多萬元對氧脫尾氣進行了收集處理,最大限度減少廢氣排放,據了解,該種氣體在國際同行業中是不經過處理直接排空的。
同年,公司又增資200多萬元對漂白尾氣進行了技術改造,所有排放的廢氣全部得到收集處理,在經過技術改造后氯氣含量由原來的50mg/m3降到10mg/m3(國際標準為65mg/m3)。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4月,經過一系列的工作推進,亞太森博二期工程正式開工。據了解,該項目是山東省最大的利用外資項目,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條制漿生產線,工程建成投產后預計新增收入80億元,利稅14億元,亞太森博將成為全國最大的制漿企業,成功實現彎道超速。
突圍的2009年:努力拼搏逆勢上揚
2009年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年初,金融危機的影響繼續擴大,造紙行業在市場需要萎縮、產品價格下降、庫存增加、流動資金緊張等方面的困難有增無減;5月份后,造紙生產企業又經受了纖維原料、水、煤、電、油、運價格的上漲等因素,使得各方面的生產成本大幅度提升,進一步降低了利潤空間。但是,該年年底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復蘇,造紙行業也逐漸走出低谷。
面對金融危機等各方面的重重壓力,亞太森博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在企業內部實施開源節流,大幅度降低成本,包括生產運營的直接成本和管理費用;并利用國家對行業的支持性政策,做好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技術創新、資源綜合利用等工作,保證了工廠正常的生產經營。堅持“綠色造紙、和諧制漿”,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減少碳排放,取得了巨大成效,主要產品的能耗、水耗不斷下降。2009年,亞太森博t紙耗水為9.7立方米,t漿工藝耗水25立方米,t紙綜合能耗350千克標準煤,t漿綜合能耗160千克標準煤,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同年10月份,中國輕工業環境保護研究所對亞太森博在生產技術、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等領域進行了一個月的現場監測,最后,他們給予高度評價:“該工廠工藝與裝備先進,技術成熟穩定,由于采用了目前世界上先進的低能耗連續蒸煮系統、黑液回收發電系統以及水循環實用系統和廢水深度處理系統,該企業真正做到了能源消耗低,資源利用效率高,污染物產生和排放量低,廢物回收利用率高,已經完全擺脫了國內傳統制漿造紙高耗能、高污染的舊模式,居于國內領先地位,并且代表當今世界先進水平”。
有付出就有回報,2009年十月,第十二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亞太森博由于在節能減排和科技創新方面的突出貢獻,榮膺“中國節能減排科技創新最具影響力企業”稱號。
2009年下半年,我國造紙產業開始逐漸回暖。亞太森博在2009年的產量雖比上一年有所下降,但是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高檔白卡紙板產量為17.35萬t,漂白硫酸鹽木漿產量為29.3萬t,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
2009年底,隨著國內經濟形勢的回暖向好,造紙企業也逐漸走出困境,開始恢復性增長。與此同時,亞太森博二期項目穩步推進,其土建工程和整體工程基本安裝完成,并進入單機調試的階段。
騰飛的2010年:集約規模國際先進
亞太森博堅持科技創新,積極建設科技示范型、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企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2010年,亞太森博經過一年多的科技攻關,成功研發出“闊葉木漂白硫酸鹽漿”、“高檔SBS涂布白卡紙”、“高松厚涂布白卡紙”三項科研成果,并順利通過了山東省科技廳的鑒定。
同時,公司采用ITC/EMCC連蒸技術、壓力擴散洗漿技術等先進生產工藝,使得黑液提取率能夠進一步提高到100%;堿回收采用超高濃結晶蒸發,堿回收率99.3%;在車間內部循環和車間之間重復利用的基礎上,采取收集設備冷凝水和泵密封水等措施,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0%。憑借于此,亞太森博一直走在清潔生產和創新發展的前列。
進入2010年,作為“十一五”重點建設項目,亞太森博二期工程順利竣工,進入了該企業發展的新階段。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113億元,生產規模為年產100萬t漂白化學木漿,環保投資達30.3億元,占總投資的27%,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條制漿生產線,也是目前世界上工藝技術裝備最先進的制漿生產線。
亞太森博堅持“優質高效、節能減排、環境和諧”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據了解,公司的二期工程引進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廢氣處理裝置,采用多級臭氣燃燒系統和多個備用燃燒點,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氣排放,保護生態環境。
同時,公司建設了世界制漿造紙行業最高的煙囪(208米),高空排放處理后的漂白尾氣和燃燒后的臭氣,通過高空對流層的自凈能力來充分減少對大氣的污染。生產過程中燃燒黑液、廢渣等實現生物質循環利用,每年可節省原煤約120—130萬t;通過循環利用化學品,每年可節省燒堿約50—60萬t,達到國際清潔生產先進水平。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排放物完全達到或優于國家及山東省有關標準,多數排放指標優于歐美、日本標準,達到世界清潔先進水平。
隨著亞太森博的不斷壯大,其規模效應和集約效應開始逐漸顯現。公司借助海洋和港口的巨大優勢,有力地帶動了造林、農業、造紙、印刷、化工、機械、自動化、運輸等相關產業,僅港口就將增加1000多萬t吞吐量,有利于增強臨海大工業的產業集聚,改善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的發展。
公司還通過大力扶持中小企業,包括運輸、木托盤加工、紙芯加工、木屑加工、煤灰加工等,最大程度延伸產業鏈,產值逾5000萬元,解決周邊社區就業上萬人,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百姓的生活質量,緩解了當地社區的就業壓力。
亞太森博生產線采用全智能、自動化的控制系統,完全采用電腦進行操作管理,積極走集約型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通過持續不斷地發展,目前亞太森博已成為漿紙產業中一艘致力于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集約經濟的新戰艦,憑借著綠色、環保、科技,她將繼續在世界漿紙產業發展的海洋里乘風破浪、奮勇前進,成為世界漿紙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領頭羊。
亞太森博“十二五”發展目標
“十二五”是我國漿紙產業結構調整、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國造紙行業所面臨著諸多內外挑戰和重新分配產能格局的機遇。在此背景下,亞太森博以科學發展為基礎,制定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1、充分利用資源,大力發展循環用水
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壯大,企業對水的需求量相應增加,為了充分利用寶貴的水資源,“十二五”期間,亞太森博推行城市污水的循環利用。
公司邀請國內外頂尖的水處理專家經過反復論證,提出并開始實施日照城市污水的循環利用。具體為,公司將日照市已處理達標的生活污水收集起來,通過先進的設備和工藝進一步處理后供企業循環利用,替代后續項目新增的用水需求,以減緩未來城市用水的壓力,實現水資源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清潔生產目標。據了解,僅此項目,每天節省寶貴的水資源達10萬t。
2、完善產業鏈條,推進建設三期項目建設
“十二五”期間,亞太森博將繼續發展規模經濟,擴建三期項目。
2011年4 月13 日,在新加坡—中國山東經貿理事會年度會議上,投資300億元的亞太森博三期項目正式簽約。 新加坡貿工部及人力資源部政務部長李奕賢和中國山東省副省長才利民出席了簽約儀式。
三期擴建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擴建二條年產各50萬t的高檔紙板生產線,一條年產45萬t高檔未涂布文化紙生產線,一條年產70萬t高檔涂布文化紙生產線,四條年產各6萬t的高檔生活用紙生產線,配套建設三條年產各25萬t的化學機械漿生產線和一條年產30萬t的再生漿生產線和其他項目及相關配套設施。
三期項目已經被列為山東省“十二五”規劃的重點項目,也是山東省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也成為亞太森博在“十二五”期間的重要建設項目。
該項目建成后,亞太森博將依靠集團林漿紙一體化的優勢,將產品擴展到漿紙產業鏈條的下游,為提高整體競爭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3、清潔環保生態,夯實綠色可持續發展
公司將繼續堅持“優質高效、節能減排、環境和諧”的理念,繼續做好環境保護,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清潔生產、低碳經濟,圍繞環境與發展的和諧共進,實現可持續發展。
同時,公司秉承“利民、利國、利業”的宗旨,一如既往地投身于救災、教育、扶貧、環保等社會公益事業,成為一個有著高尚社會責任心的企業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