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國家發改委對外公布了《造紙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規劃》提出,到2015年,年產100萬噸以上大型綜合性制漿造紙企業集團要達到20余家,其中若干企業的銷售額要進入全球紙業排名100強。發改委將支持符合條件的造紙企業在境內外發行股票并上市、鼓勵已上市造紙企業通過增發、發行可轉換債券等再融資形式籌集資金。
《規劃》提出的目標是:到2015年,全國紙及紙板總產量達到11600萬噸,木漿、非木漿、廢紙漿比重由2010年的22.0%、15.3%、62.7%調整為24.3%、11.7%、64.0%;將國內廢紙回收率由43.8%提高至46.7%,同時仍要充分利用境外廢紙資源,使我國造紙工業廢紙利用率由71.5%提高至72.1%。
《規劃》要求,“十二五”期間要繼續實施造紙工業節能減排、減少污染排放,現有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加快技術裝備更新,降低單位產品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提高清潔生產水平。到2015年末,噸紙漿、紙及紙板的平均取水量比2010年減少18%,噸紙及紙板平均綜合能耗(標準煤)降低22%,主要污染物比2010年降低10%左右。
發改委表示,將通過一系列措施鼓勵自主研發、發展國內造紙工業。將國內企業自主化已成熟的制漿造紙關鍵設備需進口的關鍵零部件等,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同時取消相應的整機進口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國內銀行通過出口信貸、項目融資、并購貸款等多種方式,加大對造紙領域境外投資的信貸支持力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員認為,造紙在我國屬于過剩行業,而且投資成本大、回報周期長,對環境污染也較為嚴重,再加上目前內外需走弱的經濟形勢,“十二五”末達到若干企業銷售額進入全球造紙業前100強的目標,將存在一定難度。國金證券則認為,雖然2012年漿價、紙價將維持低位,但下游需求穩定、受經濟波動影響小的生活用紙、裝飾原紙行業仍存在一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