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來自河北省柏鄉縣王家莊鄉楊村一趙姓村民的舉報反映,當地港資企業——豐源(邢臺)特種紙業有限公司(下稱“豐源造紙廠”)長期向河流內大量排放未經處理的污水。
翌日,記者前往柏鄉縣調查。
污水處理設施成“擺設”
在舉報人的接應下,記者來到坐落在楊村農田一旁的豐源造紙廠,看到大門緊鎖,且門口沒有懸掛企業名稱的招牌。縱然豐源造紙廠如此“低調”,但是廠內機器傳出的陣陣轟鳴聲,以及煙囪向外排出的滾滾青煙,還是從側面印證著廠內正在進行緊張忙碌的生產。“建成十多年來,造紙廠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污染。”舉報人介紹。
“造紙廠有沒有污水處理設備設施?”
對于記者提及的這個問題,舉報人顯得十分氣憤,稱其污水處理廠已經建成差不多快四年,但是直到如今,都一直沒有投入使用,“說白了,他們修建污水處理廠的目的有兩個,一方面是應付上級的檢查;另一方面則用于存放生產時產生的污水,到半夜時再來偷排。”
污水處理廠位于豐原造紙廠背后,正門前方的道路是約寬一米的機耕道,周邊則全是農田。機耕道上,布滿了散發著作嘔般惡臭的積水;農田旁邊有一條用裝滿泥土的編織袋堆砌成的土臺。
舉報人進而解釋稱,污水經常從廠門流出,特別一到雨天,流出的污水更是源源不斷、連綿不絕。前些年,污水流到農田,毒死莊稼之后,村民找到了豐源造紙廠索賠,可是豐源造紙廠卻是不理不睬,“無奈之下,村民只能搭建土臺來防止污水流入農田。”
污水流進縣城
污水處理廠不遠處就是午河。據悉,豐源造紙廠連接午河的排污通道隱藏在一條土路下面,排污口就“隱藏”在午河河底。
午河隸屬于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是柏鄉縣境內現存的唯一一條河流。記者看到,本已干涸的午河儼然已成污水的“樂土”,整條河道之中全部是黑色的污水。污水向東緩緩流動,水面之上,還有不少浮游物質在水上“徜徉”。一位正在附近農作的張姓村民告訴記者,“這水的毒性特別大,灌溉什么就死什么!”
這位村民特別提到,豐源造紙廠半夜都會偷排污水,因為污染特別厲害,午河周邊本是清甜的井水現在全都變味,村民都不敢再喝井水。“造紙廠就像他們排出的污水一樣,真的太黑了!”言語之中,不乏透露出他對豐源造紙廠的痛恨。
為了驗證偷排一說,記者次日一早專門查看偷排情況。記者看到,晨曦之下,黑色的河面升騰的氣體籠罩著午河。記者用手觸摸一下污水,發現居然還有熱度。在排污口處,記者看到像醬油一樣顏色的黑褐色污水正“咕嘟咕嘟”的從水底泛起股股水浪。

豐源紙業污水直排午河
記者把調查情況反饋給柏鄉縣環保局,環保局回復說污水處理廠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存放白天生產時產生的污水,到晚上再偷排,不符合事實。該企業污水處理廠建成后,一直都在運行并裝有在線監測裝置,與省市聯網。企業遇到停產停運時,都要通知市環保局有關部門備案。市環保局定期到該企業對在線監測儀進行比對,以確保在線設施正常運轉。
“造紙行業屬于重度污染行業!”一環保專家指出,造紙企業排放的污水中含有揮發酚和硫化物,一旦污水進入土壤,將會威脅周邊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而且人們長期飲用受到造紙業污染的水,將會出現記憶力衰退、頭昏、失眠、貧血、皮疹等多種疾病。
午河污染如此之重,環保部門是否知曉?“不可能不知道!”一村民告訴記者,“人只要站在午河邊上,就絕對能看到這黑色污水,也絕對能聞到惡臭的味道。”
記者了解到,村民就偷排一事曾經向當地環保部門多次反映,環保部門每次也會派人前來進行調查,但是每次調查處理之后不久,豐源造紙廠也隨之排污依舊。村民言下之意,也就是環保部門對排污是“睜一眼閉一只眼”。
政府招商實為污染“禍根”
柏鄉縣地處太行山東麓的沖積平原上,土地肥沃,水質較好,幾十年來一直都是糧食高產縣。
污染的肆虐,對當地糧食的產量和質量必定都是沉重的打擊。那么糧食如此高產的縣份,怎么就會與污染扯上關系?環保部門為何能夠容忍污染?
“這都是柏鄉縣政府招商惹的禍!”一知情人士向記者記者透露。
經了解,由于工業基礎薄弱,柏鄉縣的經濟發展一直較為緩慢,現在已經成為周邊縣區中最貧困、最落后的縣。近年來,為了拉動經濟,柏鄉縣政府大力招商,為進駐企業大開“方便之門”。
“在其他縣區規模算是普通的企業一旦來到柏鄉縣,就被政府視為‘領頭企業’、‘支柱企業’、‘納稅大戶’!”一知情村民反映,柏鄉縣政府在招商的過程中始終處于“求財若渴”的狀態,根本不去甄別、判斷企業是否屬于污染企業,只要愿意進駐就一律表示歡迎,對其經濟貢獻大加褒獎,“許多在別處無法生產的污染企業就這樣堂而皇之地進入了柏鄉縣。”
該知情村民在提及豐源造紙廠時,特別提到其老板在柏鄉縣當地頗具經濟實力,與縣政府、環保局的相關領導關系甚是密切。聽完這番話,記者覺得環保部門執法不力,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畢竟領導重視的是利益,而不是環保。此外,一事實也印證了記者的感想。在2008年,柏鄉縣2010年取締生料造紙廠30余家,而在那次取締之中,豐源造紙廠是穩若泰山、屹立不倒。
記者在與柏鄉縣環保局的交涉中,對方承認豐源造紙廠有時不能達標排放,并解釋對其進行了處理。既然是有時,證明環保工作還不到位,作為環境監管部門就應當勒令整頓,而不是處理了之。事實面前,處理顯得是那么軟弱無力。
可以想象,如果柏鄉縣政府任由豐源造紙廠污染持續下去,破壞的將是當地整個美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