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21時30分,記者驅車來到該衛生紙小作坊附近。該作坊占地約300多平方米,一棟三層高的小樓前有一片空地,停著一輛車牌號為黑A22983的藍色大貨車。22時,工廠大門緊閉,小樓內亮起微弱的黃色燈光,一個直徑約5米的圓形排風扇開始排放出大量的白色煙霧。記者走到圍墻根,白色煙霧沒有刺鼻的氣味,但吸一口就覺得很惡心,想吐。附近居民說,這是加工廠又開工了,每天都這樣,半夜開工清晨收工,非常鬼祟。
8日7時30分許,記者再次來到該作坊。此時作坊已停工,記者透過大門看到,十幾名身著棉衣的工人正圍在藍色貨車旁,將地上一捆捆灰白色、粗糙的衛生紙裝車。記者佯裝當地賣菜的商戶走進院內,里面煙霧繚繞視線不清,廠內地面上全是積水,工人們走路都穿著防水靴。見記者來買紙,工人說:“有好的也有一般的,要哪種?現在只有一等紙和三等紙,二等紙不生產了。”隨后,記者以每捆25元和16元的價格分別購買了一等紙和三等紙。三等紙不僅顏色發黑,而且手感粗糙發硬,一摸直掉渣;一等紙品相好些,但質量仍較差。記者看到,工人們的身上、臉上都掛滿了白色的粉塵,記者問這是什么,工人們說是滑石粉。
為了弄清衛生紙的去向,10日,記者再次驅車來到該作坊。11時許,停在院內的藍色貨車開到廠房一側,工人開始將一捆捆的衛生紙裝車。記者喬裝過路人借用廁所,征得同意后走進小樓內。記者看到,屋內東側放著兩臺造紙機,其中一臺大概用于制漿,而另一臺圓木狀的機器上還卷著20多厘米厚、長約近兩米的衛生紙。西側的一處墻角堆著2米多高成捆的衛生紙。
12時許,藍色貨車從作坊開到學府路上,隨后開上去往雙城的公路。記者驅車遠遠跟著,一小時后,貨車來到雙城市糧庫路的一個胡同內,停在一棟平房門口。車上的3名工人下車將衛生紙搬進該平房。記者詢問附近的居民得知,這里是一個專門給附近屯子批發衛生紙的地方,經常有三輪車來這里拉貨。
一名曾在該作坊工作過的工人告訴記者,該作坊已在此生產了10多年,營業執照早就過期,現在沒有任何手續。該作坊一般都是晚19時后開始生產,每天能產5—7噸紙。作坊里有16名工人,其中3名女工負責切割裝運。男工人每月能掙3000多元,女工人能掙2000多元。
該知情人透露,作坊造紙的過程非常簡單,其造紙原料都是廢舊書本邊角料、紙毛子、紙殼、煙盒邊等,每天19時工人開始往車間、機臺運原料,把原料推到水池中溶解,然后在打漿機里打漿,半小時后打漿完畢加入滑石粉。再經過簡單的過濾、制漿、烘干后,工人們把成型的紙卷成大卷、鋪平,最后切成方形、打捆、販賣。如此生產出來的衛生紙分上中下三等,每噸價格分別為4000多元、3000多元和2000多元。每天8時左右開始裝車,運往雙城、太平莊等周邊地區。
記者帶著買來的衛生紙來到市質量技術監督管理局。有關專家經過鑒定認為,該作坊生產的衛生紙紙張質地粗糙,表面的小黑點是墨跡,這種衛生紙屬于回收零碎紙張、書本后后再加工生產出來的再造紙,是偽劣衛生紙,絕對不能用于餐飲。如用于廁紙,也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
黑龍江新華衛生專用造紙廠有限責任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衛生紙填充滑石粉的作用是增強紙張的柔韌性和紙張表面的光滑度。但有些廠家為了謀取利益,經常選用含有細菌、有害物質的廢舊垃圾、紙張、污染物等回收品制做衛生紙,為了讓紙更柔軟、更白,便會大量添加熒光劑、滑石粉等物質,這些劣質的紙在市場上的價格一般在15元左右一捆(每捆約2.5公斤)。
哈醫大一院呼吸科有關專家說,劣質衛生紙中帶有大量的細菌,如大腸桿菌、幽門螺桿菌、痢疾桿菌等。再生紙制造的衛生紙原材料本身已被污染過,這些再生紙甚至可能是醫院、工廠的廢棄用料,本身含有大量的細菌、真菌等,長期使用這類衛生紙可能導致感染,造成胃腸道的炎癥、腹瀉、傷寒、痢疾等疾病。而滑石粉顆粒,是引起人體卵巢腫瘤和肺部腫瘤的主要原因,滑石粉顆粒能夠移人生殖系統,并植入卵巢內層。有研究發現,在卵巢腫瘤里發現有滑石粉顆粒。此外,劣質衛生紙中添加的增白粉粉塵可能進入人體呼吸道,會對呼吸道造成刺激。女性頻繁地用劣質衛生紙清潔,很容易感染細菌,引發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12日下午,記者隨南崗工商分局王崗工商所執法人員來到這家造紙廠。檢查中,在場工人稱負責人不在,并無法提供該作坊的工商營業執照。執法人員當場對其下達了整改通知書,并要求其立即停工。據查,該作坊的負責人名叫于穎,執法人員責令其于16日前到王崗工商所說明情況。王崗工商所副所長吳樹森表示,如果拿不出工商營業執照,就是黑作坊。該工廠如不接受整改繼續生產,他們將上報申請對該廠予以查封并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