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2012年‘春雨工程’全國文化志愿者邊疆行之藍靛金箔——中國畫·桑皮紙繪畫作品展覽”5日在國家圖書館古籍館開幕,11天中將展出90余幅作在有著西域造紙術“活化石”之稱的和田桑皮紙上的繪畫。
作為西域最古老的紙張之一,桑皮紙以桑樹皮為原料,紙質薄而柔韌,色澤淡黃,韌性很好,紋理古樸美觀,無毒性且不會被蟲蛀,可以存放很長時間,自唐代興起,明清時已非常盛行,直至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新疆許多公文、契約和包裝用紙都還在使用。2006年,“維吾爾族桑皮紙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展覽現場,該技藝國家級傳承人阿卜杜卡地爾展示了桑皮紙的制作流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副主席鐵力瓦爾迪·阿不都熱西提在開幕式上說,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文化部和全國19省市開展了全方位援疆工作,規模之大、惠民之廣前所未有,新疆文化事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此次展覽體現了新疆一體多元的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發展的有機結合,是一個中華繪畫藝術與新疆桑皮古紙在創新表現形式方面的新嘗試,更體現了新疆在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過程中變化變革、勇于創新的精神。”他說。
國家圖書館館長周和平說,國家圖書館此次承辦桑皮紙畫展,旨在通過桑皮紙技藝傳承和繪畫創新,讓更多人認識新疆、了解新疆,從而推動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一步促進新疆文化事業發展。
展覽期間還將舉辦桑皮紙繪畫藝術研討會,京疆兩地近20位畫家、文藝理論家和美術家出席,在京閉幕后還將赴19省市巡展。
“春雨工程”是文化部在“十二五”期間重點實施的少數民族文化建設工程,實施兩年來,開展了文藝演出、講座、展覽等系列文化志愿服務,形成了“大舞臺”“大講堂”“大展臺”三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