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白粉行業去年一度“熱火朝天”,銳鈦型產品曾出現價格翻番的增勢。在當今全球經濟增速下降的趨勢下,盡管國外鈦白粉巨頭仍漲聲不斷,但國內實際需求有限,持續近4個月的鈦白粉上漲行情逐步回調下行。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主要金紅石型鈦白粉的出廠價已經下滑至1.68萬~2萬元(噸價,下同),較前期高位均價2.1萬元下挫不少;銳鈦型鈦白粉的跌幅更加明顯,3月末價格約1.7萬~1.82萬元,目前已跌至1.6萬~1.65萬元。鈦白粉近期市場變化引起了業內的普遍關注。
國際價漲難傳國內
美國杜邦公司日前宣布,從今年4月1日起提高除造紙和紙板用途市場的所有鈦白粉價格。其中,美國市場上調441美元,亞太市場上調200美元。而自2011年4月起,杜邦已經將亞太地區所有規格的鈦白粉凈價上調300美元,隨后在當年連續3次上調鈦白粉價格。據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數據顯示,杜邦上調后價格較2010年同期上漲了195%。
業內分析認為,國際鈦白粉巨頭得以順利漲價,主要是因為國際鈦白粉行業經過長期競爭后行業高度集中,各廠商在細分領域特定品種上形成寡頭壟斷。而且,國際市場2008~2011年部分產能關停,市場出現顯著的供給缺口。
今年以來,國際市場的鈦白粉供不應求,國外鈦白粉采購商紛紛來中國大量采購,導致鈦白粉漲價潮起,但最根本原因是原料鈦精礦價格的上漲。此外,鈦礦資源國限制出口,為資源漲價形成成本推動。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3月份以來,國外龍頭企業亨斯邁、康諾斯、杜邦等先后宣布提價,但傳遞給國內的提振因素乏力。特別是進入鈦市淡季,需求冷清,市場活躍度也不如從前。
上游降價下游低迷
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常軼智指出,雖然國際鈦白粉巨頭杜邦在4月份上調了鈦白粉售價,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國內鈦白粉上市企業的股市行情,但近期國內鈦白粉市場價格出現下滑之勢。原因主要是當前上游原料鈦精礦價格大幅下降,同時下游國內建材、涂料等行業的市場行情較為低迷,對鈦白粉的實際需求有限。
鈦精礦價格是鈦白粉市場的“晴雨表”。鈦精礦是鈦白粉主要生產原料之一,在國內進口的鈦精礦中,三成以上來自越南。去年底,越南宣布將終止鈦精礦出口,在極大程度上助推了鈦白粉價格的攀升。此外,年前連續數次上調價格,除了鈦精礦價格上漲,柴油價格和人工成本也同時上漲,鈦白粉漲價也在市場預期之中。
然而,隨著原料鈦精礦價格的松動,國產鈦白粉價格4月上旬開始下滑。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年初時鈦精礦價格一度攀升至2500元的高位,但目前國內部分地區的鈦精礦報價已經下降至1700~1800元,甚至一些地區還出現了1400元的報價。據相關資料顯示,由于下游需求情況不佳,近期國內鈦白粉行業的整體開工率水平已經下降至六成左右。
后市仍將逐步回調
近年來,我國無論是鈦白粉的生產規模還是實際產量,增長極為迅速,已成為世界鈦白粉行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據中國涂料工業協會鈦白粉行業分會統計,2011年,我國鈦白粉產能約260萬噸,裝置開工率僅為70%;未來5年,我國大陸鈦白粉新增產能在150萬~200萬噸。
從需求量上來說,涂料占鈦白粉60%的下游用量,但我國涂料行業“十二五”規劃中全行業的增速年均僅為10%。即使按年均15%增速計算,到2015年需求量也僅為290萬噸。因此,鈦白粉產能過剩將導致產能利用率較低。
當下,受進口鈦精礦沖擊和國內下游需求疲軟影響,原料鈦精礦價格逐步理性回調,市場交投弱勢。預測后市,受房地產調控政策和鈦白粉需求季節性因素的影響,短期內鈦白粉價格市場將以理性回調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