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6日在京召開的第二屆中國(伊春)森林產品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我國林產業發展成就突出,已躍升為世界林產品生產和貿易大國。2001年全國林業總產值為4090億元,2011年已達3.06萬億元,10年間平均增速22.39%。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建龍此間提醒,要做好生態與產業結合這篇大文章。
張建龍說,林業產業作為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它既是一個朝陽產業、富民產業,也是一個生態產業、低碳產業、可循環發展的產業。目前我國的經濟林產品、竹及竹制品、人造板、松香等主要林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紙和紙板產量居世界第二。2011年,森林公園發展到2151處,森林旅游收入1863億元,比2010年增長42.18%,直接帶動其他產業產值超過3296億元。
記者了解到,作為我國林業大省,黑龍江森林面積和蓄積均在全國名列前茅,生態地位極其重要。2011年該省實現林業總產值1000億元,比2010年增長31%,預計2012年將達到1200億。林產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礦產資源的開發,也給森林資源和生態保護帶來挑戰。以森林產品和礦產能源富聚的資源城市伊春市為例,該市近年既著力開發林木資源,也在打造“中國北方鉬城”和“中國北方鋼城”。其目標是力爭在“十二五”期間把鐵力建設成中國北方最大的鉬城;爭取三至五年內將鋼鐵產能擴大到1000萬噸,加快做大西林鋼城。
據伊春市市長高環介紹,伊春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唯一的林業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和國有林區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市。2010年,大小興安生態功能區又在全省“八大經濟區”中第一個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務院批復的《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中,36項扶持政策條條沾金帶銀。在產業項目建設上,伊春享受比海南更優惠的林區接續替代產業專項扶持政策等。伊春可謂一片“投資熱土”。
張建龍說,黑龍江發展林業產業具有悠久的歷史與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做到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相互促進的確是篇大文章。生態和產業不能互相促進,生態保護不好,產業也發展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