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啟東的王子造紙廠最近遇到了麻煩,原因就在于當地人擔心該造紙廠排污會對環境造成致命影響,這種擔心有沒有道理呢?
在中國,造紙業是公認的污染大戶。在過去30年里,隨著經濟的不斷成長,社會上對紙制品的需求迅速增加,這直接推動了國內造紙業的發展。根據前瞻產業研究數據,截至2010年,全國紙及紙板生產企業有3700 多家,產量為9260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23.5%,居世界首位。而同期,中國紙及紙板消費量為9173萬噸,人均消費量68千克,比2009年增長4千克。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3700家造紙企業中小型企業占多數。這些小型造紙企業的特點是規模小、資金不充裕,同時缺乏先進的污水處理設備,在這種情況下,偷排污水就成了他們的唯一選擇,其結果就是環境受到嚴重污染,居民生命健康受到了嚴重威脅。鑒于此,“十一五”期間,國家采取行動關停了2000多家造紙企業,淘汰了超千萬噸落后產能。
當然,并非只有小型造紙企業才非法排污。事實上,一些大型造紙企業因為背后有政府支撐,加上監管不嚴,排污更加肆無忌憚,同時排污量也更大,比如,山東一些大型造紙集團及上市公司就曾被曝光過有嚴重污染行為,社會影響非常惡劣。
這還只是開始。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到“十二五”末期,國內造紙業產能有望突破1.2億噸,比“十一五”多增3000萬噸,這意味著“十二五”期間造紙業對環境的破壞將變本加厲。這讓人非常擔憂,而此次發生在王子造紙廠身上的事情便是這種擔憂情緒的具體化。
分析指出,國內造紙業之所以成為污染大戶,主要原因是產業結構不合理、生產規模小,以及監管不力。
“目前我國造紙原料中木漿比例約20%,而國外造紙業發達國家木漿比重高達60%以上。木漿比重太低嚴重限制了我國造紙工業向規模大型化、技術裝備現代化、生產清潔化的方向發展。”專家稱。
但最主要的還是監管問題。
據悉,許多造紙企業往往是當地“明星”企業,給當地創造了巨大稅收,所以地方政府一般都會默許其非法排污,而別在中西部地區,這種情況非常普遍。
“這個產業發展了幾十年,很多問題都已經根深蒂固,短期內要想徹底解決非常困難。”前瞻產業研究院環保產業研究員錢春潮表示,王子造紙廠肯定也會犯一樣的錯誤,這是整個產業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