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3日起計息的5年期博匯可轉債,現已進入最后兩個計息年度。不過,截至12日博匯紙業股價僅報收4.65元/股,不到最新轉股價10.29元/股的一半。
按照發債時的約定,進入最后兩個計息年度后,如果公司股票收盤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于當期轉股價格的70%,可轉債持有人有權將其持有可轉債的全部或部分按面值的103%(含當期利息)回售給本公司。
據此,10.29元/股的70%是7.2元/股,如果博匯紙業股價繼續低迷,其規模高達9.75億元的可轉債,將觸發極大的回售風險。
恰逢此時,該公司11日晚間公告了一項董事會議案,建議向下修正“博匯轉債”的轉股價格,希冀以此來促進轉股,減輕回售帶來的資金壓力。
股價低迷倒逼
自9月23日以來,博匯紙業股價一直在4.4元/股-4.65元/股間低位徘徊。其實,截至目前,博匯紙業2012年度的收盤價從未超過7元/股。
現距回售條件中規定的30個交易日,已過去1/3,若想避免回售的爆發,博匯紙業股價須在剩余的20個交易日中,攀升至7.2元/股之上。不過,現在看來,這似乎比較難。
根據博匯紙業2012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僅3795萬元,賬面貨幣資金10.5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則僅有-4473萬元。
因此,回售一旦開閘,超10億元的現金量,必將重壓博匯紙業。
“如果現金流充裕,公司就沒有‘動力’稀釋股本了,畢竟轉股后每股收益會隨之變化。”宏源證券(19.39,0.55,2.92%)高級分析師何一峰告訴經濟導報記者。
有業內人士表示,向下修正轉股價會是該公司的大概率選擇。
果不其然,博匯紙業11日晚公告稱,當初發債時的《募集說明書》中約定,在本次發行的可轉債存續期間,當本公司股票任意連續20個交易日中有1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于當期轉股價格90%時,本公司董事會有權提出轉股價格向下修正方案并提交本公司股東大會表決。
博匯紙業表示,因現已滿足上述轉股價格向下修正條款的約定,為促進“博匯轉債”盡快實現轉股,優化資本結構,董事會建議本公司根據轉股價格向下修正條款修正“博匯轉債”的轉股價格。
據何一峰分析,雖然調價是出于刺激轉股的目的,但博匯紙業轉股價一次修正到位的可能性不大。就算是修正到目前的4.65元/股,債券持有者因為繼續持有或回售的收益更高,再加之對后市缺乏信心,不會選擇轉股。并且在這個價格下,一旦全部轉股,盤面會隨之增加超過2億股股本,占公司總股本的40%,又將使股價進一步下跌。因此,博匯紙業本次向下修正轉股價格,增強債券持有者的信心應是一大原因。
大股東繼續減持
導報記者注意到,“博匯轉債”的轉股率并不高。截至今年9月30日,自進入轉股期以來,累計只有1.7萬元的“博匯轉債”轉成了公司股票“博匯紙業”,累計轉股數量1642股,而公司的總股本數為5.046億股。目前尚有9.74983億元的“博匯轉債”未轉股,占“博匯轉債”發行總量的99.9983%。
轉股者少之又少,但博匯紙業控股股東博匯集團,卻選擇了一再減持持有的“博匯轉債”。
據了解,債券發行時,博匯集團共計配售“博匯轉債”3.067億元,占發行總量的31.46%。而“博匯轉債”的上市日期為2009年10月16日,上市后不到兩個月,博匯集團就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出售“博匯轉債”100.386萬張,占發行總量的10.3%。
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博匯集團尚持有博匯轉債129.23萬張,占發行總量的13.25%。12日,博匯紙業公告稱,第三季度后,博匯集團又減持了80萬張公司可轉換債券。此次減持后,大股東手中僅剩余博匯轉債49.23萬張,占發行總量的5.05%。
博匯集團在回售危機逼進、轉股價下調或將來臨之際,緣何選擇減持?何一峰分析說,原因可能有很多種,一是大股東本身缺乏現金流,若融資的話成本可能高于持有債券的收益,所以選擇變現。除此之外,目前造紙行業的處境比較艱難,大股東出于對債券到期前行業發展或公司股價的預期,減持可轉換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