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東莞水鄉片除東江北干流大盛、東江南支流泗盛以及中堂鎮以上河段水質較好,基本可達到III類水質外,其余河段以及內河涌水質均很差,基本為V類到劣V類,“治水”形勢很是迫切。
水鄉如何治水?水鄉鎮街紛紛謀劃對策,市水務局正在完善水鄉地區水系綜合規劃編制工作,計劃從水利、水清、水動、水合、水興五個方面來入手,實現以水麗城、以水興城,城河相依、人水和諧的美好愿景。
麻涌河
麻涌鎮腹地的一條主要內河,把麻涌分成河東片和河西片。目前,該河流監測斷面水質被評為劣V類。
污染原因
麻涌鎮農林水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麻涌河的污染主要來自下游大型紙廠、一些鍋爐小廠的廢水排放。“經過處理的廢水排放,還是避免不了對河水一定程度的污染。”該負責人說,而且過去廢水處理不夠全面、監控力度也不足。
河水灰色略帶黃細聞有臭味
11月26日下午,伴著寒風細雨,記者來到麻涌河西岸的沿江西二路。68歲的郭姨與幾位婦女正在門口敘家常,談起門前的麻涌河,她說小時候經常在這里游泳,還常常捕捉魚蝦回家,來往的都是運輸船只,很是熱鬧。“河水特別清,村民都是挑水回家做飯、洗衣服等”,郭姨感慨可惜這條母親河在十多年前開始受污染。
“每年五六月河水臭味很濃,另外下大雨時水也很臭,懷疑有工廠借著下雨偷偷排出廢水。”郭姨說,如今誰也不敢在這里游泳,魚蝦尚有一些,但村民也不敢捕捉回家食用了。
經過麻涌大橋,記者來到沿江東二路。記者看到眼前的麻涌河被雨水沖刷得有些急促,沿岸停靠著大小船只。河堤邊的淤泥很滑,行走艱難。記者多次嘗試從河中取水以便觀看水質,都沒有成功。后來在淤泥的水坑里,才用透明杯舀到一杯水,水呈灰色,略帶黃色,細聞有少許臭味。
整治清淤和堵源結合提高污水收集率
近幾年來,麻涌鎮加強了對重污染企業的監管力度,并以財政補貼的形式開展河涌清淤和水浮蓮治理,今年鎮村兩級計劃投入1000多萬元開展河涌清淤工程,投入280多萬元開展水浮蓮治理,改善農村水環境面貌。
麻涌鎮副鎮長陳文龍表示,結合水鄉統籌發展,麻涌治水思路是將清淤和堵源結合,利用好現有的污水處理廠和截污管道的使用效率,正在實施全鎮排污規劃,對轄區污水的收集提高到90%,減少源頭上排到河涌的污水。招商引資方面,該鎮也嚴控污染企業的招商,加大環保監管力度,確保企業達標排放。
掛影洲中心涌
掛影洲中心涌從石龍流經石碣再到高埗,涉及三鎮共39個村(社區),是流域群眾的生命之河。目前水質污染嚴重。
污染原因
高埗鎮水利所有關負責人表示,上世紀80年代前,掛影洲中心涌一直是流域居民游泳、捕捉魚蝦的好去處;80年代后期,隨著石龍、石碣、高埗的工業迅速發展,外來務工人員增加,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未經處理即直接排入中心涌,水質逐步受污染,加上多年的垃圾、淤泥等沉淀物堆積嚴重,水體流動不暢且變臭。
石碣與高埗交界段:渾濁帶黑作農田灌溉
11月27日下午3時許,在寒風冷雨中,記者分別來到掛影洲中心涌高埗段的起點、中點和終點(高埗水閘處),查看水質。
掛影洲中心涌高埗段的起點位于石碣崇煥路段,河涌呈墨黑色,河道僅一個車道寬,站在河岸上就能聞到少許臭味。記者裝起一杯河水,看到水質渾濁帶黑、呈微黃色,聞起來有淤泥臭味。
河涌旁邊為一片蔬菜農田。茂名人何姨在此種菜已有10多年,平時都是引這河涌的水到農田灌溉。“平時先用機器抽河涌水到田地的水溝里,‘晾’一段時間水就沒那么黑了。”何姨說,河涌底下淤泥多,導致河水呈黑色。
高埗水利所工作人員解釋說,眼前看到的河涌水質還不算最惡劣的,目前為河水干枯期,現在下雨導致河涌水位漲高,因此河水看上去相對比較“清”,到太陽出來了,河水會被曬得黑臭。
莞潢中路冼沙橋段:垃圾漂浮水流不暢
記者繼續來到位于莞潢中路的冼沙橋路段。站在橋上,這里的河道明顯擴寬了,河面上漂浮垃圾等物,還有些不明渾濁物,導致河水流動迂回打轉,不順暢。河水仍舊呈墨黑色、看著比較渾濁,細細地聞,也能聞到淤泥臭味。
沿著該段河涌,記者來到高埗鎮低涌村。該村位于鎮中心區,店鋪林立,生活氣息頗為濃郁。“河水一直都黑臭,風一吹,還帶來很多蚊子。”在此經營理發店已5年的曹小姐對記者訴說著對這條河涌的不滿。“沿河涌而建的房屋更糟糕,他們平時都不敢開窗,空氣不好”,曹小姐告訴記者,每家每戶房屋旁邊都有一條水渠,各種生活污水都流向河涌,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河涌的黑臭。
最后,記者來到高埗水閘段的河涌。只見水閘緊緊關閉,河水流動緩慢,表面看,水的墨黑色沒有絲毫改變,臭味依舊。
整治:12月28日啟動治水計劃
11月12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梁國英率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實地勘察調研掛影洲中心涌情況,并對整治初步方案進行詳細論證。
記者從《東莞市統籌水鄉地區發展先期項目啟動暨水鄉大道改造提升工程動工儀式方案》(初稿)獲悉,作為水環境綜合整治示范工程之一,掛影洲中心涌綜合治水行動將于12月28日正式啟動,明年或實施有關整治工程,由市鎮財政共同投資。
市水務局也將研究制定掛影洲中心涌水環境整治示范工程治理方案,從防洪排澇、截污清淤、污水處理、面源治理、景觀建設等方面提出中心涌水環境整治措施,利用2~3年時間達到“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效果,并將其經驗推廣到水鄉地區其他鎮街。
計劃舉行水鄉片水系綜合規劃設計競賽
按照《東莞市統籌水鄉地區發展實施方案》的要求,今年年底前,市水務局需完成水鄉地區水系綜合規劃編制工作。該規劃涉及水安全、水環境、水保障、水景觀、水經濟等多個方面。目前,有關內容還在不斷完善中,水系規劃的思路和理念也需作及時調整。
為做好該規劃,市水務局已組織廣東省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中水珠江規劃勘測設計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對水鄉地區水環境現狀進行實地調研,對治水興水思路進行深入探討。
該局還召開了高規格的水鄉地區水環境綜合整治研討會,邀請國內資深治水專家對水鄉地區把脈問計,還到廣州、桂林、上海、無錫等地調研取經。
近期,市水務局考慮通過水鄉地區水系綜合規劃設計競賽的方式,組建最優秀的規劃團隊和選定高層次的設計方案,以便科學全面地描繪水鄉地區水系發展新藍圖。按初步估計,明年底前提交高質量的規劃報告,報市政府審定。
破除水務管理上“各自為政”的體制束縛
對水鄉“治水”這個命題,市水務局計劃從水利、水清、水動、水合、水興五個方面來入手,最終達到以水麗城、以水興城,城河相依、人水和諧的目的。
水利,即打通水鄉地區已人為阻斷的歷史水系,提高河涌堤岸的防洪潮標準,擇點擴河成湖建設生態濕地,提升水鄉片河涌的行洪、防洪以及納水能力,變水患為水利。
水清,即在開展對水鄉地區截污主干管評估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水鄉片的截污治污能力,逐步開展河涌的清淤工作,全面推進面源清理,致力改善水體環境質量。
水動,即實施外源控制、內源疏浚、閘泵聯控等措施,并充分利用河流的天然流向,增強水鄉片區河涌水動力,加速水體流動,加快污水外排。
水合,即破除水鄉片在水務管理上“各自為政”的體制束縛,通過對水鄉片水務工程實行統一規劃、統籌建設和管理,創新水鄉片水務管理新體制,形成“工程布局合理、管理聯動高效、資源效益共享”的水務基礎格局。
水興,即在改善水環境的前提下,做活做強水文章,大力推進水產業,著力發展水經濟,服務水鄉片主體功能區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