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7日,在博聞銳思商務咨詢公司、紙業聯訊和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主辦的“第一屆中國國際廢紙利用大會”上,業內人士指出,在進口廢紙供應趨緊、價格變化周期變短、波動加大情況下,我國應該盡快制定與國際接軌的法律、法規和分類標準,提升國產廢紙回收利用率,從而解決我國紙業廢紙原料緊缺問題。
用量“水漲船高” 合格廢紙缺口大
采用廢紙原料可減少森林砍伐,保護環境;國家政策支持廢紙成為紙業當家原料;企業使用廢紙原料,廢水處理投資少且成本低
在會上,國內外專家公布的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廢紙用量快速增長,但其中能滿足紙企要求的廢紙缺口大。
包裝紙市場分析師陳春杰說,我國包裝紙行業是廢紙最大用戶,占中國廢紙總用量的四分之三。2002年—2011年,我國箱板紙產量持續增長,共增長1390萬噸;瓦楞紙與箱板紙產量走勢基本相同,增幅高達230%。
2002年—2011年,包裝紙行業廢紙消耗量增長幅度高達249.4%。2008年后國產廢紙消耗增長量趕超進口廢紙。
我國箱板紙和瓦楞紙產品向低克重方向發展趨勢非常明顯。這對廢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廢紙質量的提高主要體現在以草漿為原料的黃板廢紙在市場上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質量較高的廢紙。
陳春杰的推算結果表明,2011年我國白板紙和箱板瓦楞紙行業消耗廢紙5554萬噸,占我國廢紙總消耗量的78.5%。在2012年和2013年,我國新投產的以廢紙為主要原料的包裝紙總產能高達810萬噸,需要廢紙原料大約930萬噸。這意味著今后我國廢紙的需求量將快速增加。
市場分析師王瀟認為,中國文化紙行業也是較大的廢紙用戶。
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表明,2012年1—10月全國新聞紙總產量為323.4萬噸,同比增加4.5%。
據RISI預測,中國新聞紙消費量將在2014年達到最高峰,從2020年開始穩步下降,未來15年內,年平均增長率約為-1.7%。
隨著城市化進程腳步加快、居民收入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中國印刷書寫紙需求量還將保持增長態勢,但在電子媒體的沖擊之下,增速將逐漸放緩。據RISI預測,2011年—2027年,中國印刷書寫紙消費量年平均增長率約為2.9%。
隨著需求增長放緩、產能擴張腳步放慢,加之部分落后產能關閉、部分產能過剩紙種進行產能結構調整,中國印刷書寫紙產量增速將逐漸趨緩。據RISI預測,2012年—2027年平均增長率約為1.6%。
目前,中國新聞紙原料中舊報紙和廢舊雜志紙的應用率高達85%—100%。
根據估算,目前廢紙在中國印刷書寫紙行業的利用率為21%。主要應用紙種包括書寫紙、靜電復印紙、超級壓光紙等。主要廢紙原料包括廢書頁紙、白紙邊、辦公廢紙、舊報紙、舊雜志紙等。
隨著文化紙產量的提高,行業對廢紙的需求量也將提高。
問題一 國際廢紙市場供應趨緊
價格變化周期變短、波動幅度加大;不少發達國家減少出口廢紙或者成為進口國
國際回收局紙張分會主席Ranjit Baxi說:“歐洲廢紙出口量逐步減少。在上世紀80年代,德國大量出口廢紙。隨著紙和紙板產量的增長,到了2009年,德國已成為廢紙進口國。目前,荷蘭等幾個國家也成為廢紙進口國。另外,還有部分國家在減少廢紙出口,來保證本國使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廢紙被用于生產生物質能源,對紙業形成挑戰。”
總部位于美國的廢紙回收利用市場咨詢機構Moore & Associates公司總裁Bill Moore在做《北美廢紙市場供應報告》時說:“北美可供回收的廢紙數量顯著減少,主要減少領域是新聞紙和印刷書寫紙。另外,一些公司采用單一通道廢紙回收模式,意味著更多的非紙類雜物混合在廢紙當中,影響了舊瓦楞紙箱和辦公廢紙質量。”
廢紙高級分析師馮艷指出,中國、印度、泰國、印尼等國家對廢紙的需求量強勁增長。但近6年來,美國廢紙期貨CIF價格跌宕起伏、JONP價格高居不下,對采購者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蘇州百納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唐國明發現,中國和全球廢紙市場的關聯性越來越大,2005年—2008年,中國和全球廢紙市場較為穩定,價格變化很小;但從2008以后,只用一兩個星期市場就會形成一個價格周期。
岳陽紙業的代表與唐國明有同感:“近幾年,廢紙市場波動越來越大,越來越快!
一位參會者說,今年7月底時廢紙價格下跌,到了9月迅速反彈到原來的價位。
對此,理文造紙副總經理李經緯說:“中國紙廠采取了不同于歐洲紙廠的行動,紙廠在廢紙價格低的時候爭取多買一些儲存起來;而等價格高時少買一些或不買!
Ranjit Baxi告訴與會者:“面對市場大幅度波動,歐洲和中國的相關企業一樣,非常難受。”
問題二 使用比較 國產的差于進口的
陽光紙業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張增國指出,國內廢紙質量較差是我國造紙行業依賴進口廢紙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我國廢紙回收利用行業缺乏統一標準和檢測方法評價廢紙的品質,造成廢紙分揀率和回收利用率低。目前,廢品收購站大多是作坊式生產,受員工素質整體偏低、短期逐利和賣方強勢討價還價制約,廢紙分揀率非常低。廢紙回收基礎設施不完善和公民廢紙分揀意識淡薄, 也是造成我國廢紙分揀率低的原因。這帶來的是國產廢紙質量低。
由于生產、分揀、流通過程不同,各種廢紙在再生的過程中處理方法也會有很大區別。這就要求我國必須制定分類標準。廢紙回收標準是交易過程中買賣雙方定價的一個尺度,對廢紙交易、分揀、存儲有重要意義。
另外,由于缺乏專業管理機構,一些小型廢品回收站采取摻假或以次充好的方法來謀利。紙廠收到的廢紙質量較差,影響成紙品質,再生處理困難。
問題三 各紙廠執行標準不一,浪費資源、人力且易形成惡性競爭
企業標準難當大任
馮艷說,進口廢紙標準清晰、規范。近年來,進口廢紙市場向多標號和細分化發展,并且來源多國化、多渠道化。
在國產廢紙市場,紙廠是價格制定者,大型紙廠制定的價格是區域風向標。相對而言,我國南方沿海地區國產廢紙價格較高,價格走勢與進口廢紙相關度很高。
馮艷認為,設立國產廢紙統一標準非常必要:“無統一標準,行業門檻較低,易形成惡性競爭;各紙廠執行標準不一,浪費資源、人力!
陽光紙業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張增國并不贊成讓企業自己定標準和價格:“企業定價要三看,一是看國際市場情況;二是看產品銷售情況;三是看庫存。我們公司不大,但搞廢紙回收需要包括定標準在內的一批人,無形中增加了成本,還非常繁瑣。美國廢紙市場比較規范,買賣雙方根據廢紙標號定價錢,非常簡單。”
理文造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經緯說:“讓紙廠定標準是兩難之舉,太松了收不到質量好的廢紙,定高了又收不到廢紙!
解決途徑 亟須建立統一標準 提高廢紙回收利用率
張增國說,發達國家大都已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廢紙分類標準。完善的廢紙分類標準是廢紙分揀的依據,只有經過分揀的廢紙才有較高附加值,如美國將廢紙分為51類,歐洲分為5組57種。
他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借鑒國外成功經驗盡快制定一套符合中國國情、與國際接軌的法律法規,加強對國內廢紙分揀管理、利用和分類標準的制定,在各項政策上對廢紙回收公司和使用企業給予政策優惠;發展集約式生產,取代街頭的散兵游勇式的個體廢紙收購點;加強國民廢紙分類回收意識教育,從而大大提高廢紙的回收率和利用率。
來自歐洲的一位代表說,不光是中國,世界也需要統一廢紙分類標準。歐洲的一些紙廠已經向廢紙供應商提出要在包裝上注明廢紙成分的要求,以便于追蹤產品質量。
馮艷說,我國已具備設立國產廢紙統一標準的條件,部分地區以大型紙廠的標準為標桿,標準已有趨同跡象。
江蘇省紙聯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劉克了解到的情況是,我國已建立廢紙回收體系,從大中城市到區鎮已形成社區回收網絡,功能逐步完善;已建成區域性分揀打包集散地和物流運輸體系。
Ranjit Baxi說,其實歐洲大約10%的廢舊箱板紙來自中國。
廢紙經濟師趙會霞算了一筆賬,如果算上每年出口包裝用的2000多萬噸箱板紙,2011年中國廢紙回收率實際上應該是58%,已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的57%。強勁的需求和居高的價格是廢紙回收率攀升的主要驅動力。隨著經濟發展,快速增長的紙和紙板消費是廢紙回收量增長的基礎。中國經濟越來越倚重于國內消費而不是出口,更多的紙和紙板、尤其是包裝紙箱,會在中國國內流通,并最終在國內被回收。這也將促進國內廢紙回收率的提高。
到會的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資源綜合利用處處長黃建忠表示,商務部把工作重點放在廢紙回收環節,工信部配合商務部將工作重點放在廢紙利用環節上。商務部、工信部等相關部門未來將推動廢紙回收利用法律化、標準化建設。
據悉,中國造紙協會正在制定相關標準,但標準何時出臺還沒有準確消息。(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