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橫流、惡臭撲鼻的巴川河曾是銅梁市容市貌的一道“疤”,干部群眾心中的“痛”。1月10日,記者從銅梁縣環保局獲悉,今年6月,巴川河治理工程全線竣工,屆時市民期盼的“一河清波穿城過,居然自得城市間”的美好愿景將變成現實。
全長5.8公里的巴川河是流經銅梁的主要河流,也是銅梁龍鄉兒女的母親河,近年來,由于污染嚴重,巴川河卻成了銅梁發展過程中的一道“硬傷”。盡管該段河流過去作過多次治理,但終因整治不徹底,沒有起到根本性的改觀。
去年初,銅梁縣將包括巴川河以及流經縣域的淮遠河的綜合整治作為增強環境承載能力,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發展環境的重要舉措,并列為去年縣五大重點工程項目之一。
據悉,巴川河淮遠河兩河總投資達6.5億元,主要包括三大工程,即河道治理及管網建設、河道清淤以及生態河堤建設及景觀改造。在綜合整治中,縣里依照“清淤、截污、治污、造景”的思路,將實行全線清淤、全線改造、全面截污,“兩河”沿岸200米以內的132處洗車場、工業小作坊、養殖業等污染源將被全部關閉、取締。對河道淤泥,將全面“啟底”,初步預測清淤量約12萬立方米,同時還將配套建設污水管網36公里、生態河堤4公里。
銅梁縣環保局局長徐之光介紹說,2012年全縣總投入近4億元用于環境保護。其中,投入2.5億元實施城區污水管網建設。新開工建設鎮級污水處理廠5個,垃圾收運站5個,關閉、取締畜禽養殖場54家,污染治理19家,工業企業污染防治24家、深度治理造紙企業13家,關閉長期擾民的噴漆作坊12家,整治、關閉洗車場62家,實施污染減排項目41個。此外,縣里還投入150多萬元,在全市環保系統率先建設規范化污染源在線監測平臺,目前已接入分布在各鎮街的9個污染源在線監測點,可對各個污染源排放點進行實時連續監測和視頻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