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低價出售的資產,如今以8倍的價格收回囊中,為此不惜“抽調”IPO募集資金,福建金森的“購林”計劃來得異常突然。記者調查發現,本次資產出售方騰榮達實乃擬借殼山鷹紙業的吉安集團的關聯企業,且借殼方案出爐與林業資產轉讓的時點頗為接近,其中蹊蹺值得追問。
8倍價格“回購”出售資產
昨日,福建金森詳細披露了與騰榮達的林業資產交易。公司擬以3.38億元的總價,收購后者在福建將樂縣境內12個鄉鎮105個行政村的15.14萬畝森林資產,其中4162畝價值極低的經濟林、灌木林等森林資產不評估作價,余下14.72萬畝森林資產評估作價,折合2300元/畝。公告強調,該成交價格低于4.35億元的評估值。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福建金森IPO招股書,騰榮達現有森林大部分購自福建金森的前身將樂縣營林公司。據資料,2000年前后,將樂縣啟動林業系統改革,福建金森的前身營林公司等林業局下屬企業納入當地林業總公司,需要大量配套資金。在此背景下,作為招商引資優惠措施,2003年,林業總公司將合計約15.75萬畝林業資源作價4493萬元售予騰榮達,折合285元/畝。
以交易單價簡單計算,不到10年間,該林業資產的交易價格激漲了7倍。這意味著,在資產倒手后,騰榮達可坐收近3億元收益。
公告解釋稱,過往10年,木材價格大幅上漲,兩次評估均采取公允價格,只是歷史背景不同。但一個細節是,福建金森現有森林的獲取時間都較早,賬面成本約800元/畝,大大高于當初的出讓價格,也遠遠低于本次交易的價格。
與此同時,為了本次資產收購,去年6月上市的福建金森將募集資金消耗殆盡。公司披露,擬變更原定用于“商品材基地項目”的募集資金中的7300萬元、及全部超募資金11531.88萬元及其利息用于本次并購,其余資金依托銀行融資。
事實上,作為福建金森IPO唯一募投項目,“商品材基地項目”總投資2.82億元,主要內容是收購將樂縣12個鄉鎮、林權面積為11.67萬畝的林木資源資產。按計劃,公司將在募集資金到位第一年內完成林木資產并購;該項目預計年均新增凈利潤1058萬元,年投資利潤率達10.37%。而福建金森本次擬購森林資產的年均投資利潤率為7.8%。
去年7月26日,福建金森在深交所投資者關系互動平臺上還表示,公司收購11余萬畝林區的計劃2012年可以完成。但轉眼間,福建金森便“抽調”部分募集資金,用于收購另一項利潤率不如募投項目的林業資產,個中緣由令人費解。
或為解上海泰盛“資渴”
低買高賣的最大受益方騰榮達又是何來歷?據披露,騰榮達是上海泰盛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吳明武。
據查詢,吳明武掌舵的吉安集團正醞釀借殼山鷹紙業。2012年12月21日,山鷹紙業披露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預案,現任大股東山鷹集團擬將所持的公司1.19億股股份以2.62億元轉讓給泰盛實業;同時,山鷹紙業擬通過定增向泰盛實業、吉順投資、泰安投資、眾誠投資、速豐投資及吳麗萍等25名自然人購買其擁有的吉安集團100%股權。標的資產評估值的預估值為30.49億元,發行股份數量約16.3億股,發行價格為1.87元/股。
頗為微妙的是,吳明武籌劃借殼山鷹紙業,與其向福建金森商洽轉讓林業資產時點相當接近。在山鷹紙業重組預案出爐后2周,即今年1月4日,福建金森便因重大事項停牌,其后公告公司正與騰榮達洽購林業資產。
資料顯示,泰盛實業系一家控股型公司,旗下擁有林業、紙漿、造紙、印刷及房地產等業務。截至2011年末,公司總資產76.86億元,負債61.55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80%;2011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3.34億元,凈利潤6632.7萬元。從泰盛實業的資產狀況看,一下子掏出2.62億元的收購款具有一定壓力。
另一細節是,騰榮達現有的全部森林之林權,均已作為抵押物抵給中信銀行福州分行外,抵押期限至2015年10月25日。
由此推測,騰榮達出售林業資產很可能是出于借殼山鷹紙業的資金需求。然而,慷慨出手襄助的福建金森在本次交易中并未明顯獲益,本次收購的價格公允性及動機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