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處于輿論風口浪尖的亞洲漿紙業有限公司(APP)正在努力修補自己的形象。
2月5日,APP在印尼雅加達宣布,即刻停止其在印尼供應鏈中所有涉及天然林的作業。APP中國也同時宣稱,繼續保護中國的天然林,確保漿紙林運營操作將不涉及轉換任何天然林。
APP公司稱,自2013年2月1日起,所有APP漿紙木材供應商都已暫緩了涉及天然林的作業,同時由第三方開展評估以確定高保護價值區域。
這一動作是APP于2012年6月發布的“2020可持續發展線路圖”的一部分。不過,APP最初預計在2015年前全面兌現關于高保護價值森林的承諾,在其整個生產供應鏈中停止涉及天然林的作業。
APP昨日同時稱,在2013年2月1日之前采伐并已進入APP供應鏈的天然林木料(例如貯木場所存木料),工廠依然會加以利用。從非天然林區域(例如灌木叢)獲取的原料,工廠也會繼續使用。
APP于20世紀90年代初進駐中國市場,此后曾因森林開采引發社會爭議,并受到環保組織的關注和調查(詳見早報1月17日A35版《林紙一體化模式的中國尷尬》)。
“APP停止所有涉及天然林作業的決策對其而言是一個極具意義的轉型。身處一個消耗巨大林木資源且頗受爭議的行業,APP借由這次的新政策,顛覆其過去的負面形象!钡谌皆u估機構森林協會(The Forest Trust)執行董事Scott Poynton說。
綠色和平組織認為,APP“森林保護新政策”的制定,是多年來印尼以及國際環保機構的呼吁和壓力所致。
“這些政策一旦真正實施,將對保護中國的天然林具有積極的影響!本G色和平東亞辦公室森林保護項目主任楊婕說,希望APP中國能針對恢復海南中部山區的植被和生態系統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和時間表,以證明其保護全球熱帶雨林的決心。
APP昨日介紹,由森林協會負責的高碳儲量評估將在所有林地內展開,評估結果將作為APP今后人工林發展的重要參考依據。
APP(中國)公關總監兼可持續發展總監張文展介紹說,高碳儲量評估將把天然林與有小樹、灌木叢或雜草生長的退化土地加以區分,對包括造紙公司在內的利益相關方都有好處。
2011年,APP在華銷售額超過383億元。張文展透露,由于2012年APP紙業產能的集中投入跟需求的釋放沒有搭配好,APP去年的業績可能不及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