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潤下滑和原材料(行情 專區)成本高企的雙重壓力下,眾多企業下調利潤預期,日化巨頭寶潔在2012年進行多輪裁員,這些信號,讓業內人士憂心忡忡。
作為對經濟興衰周期有較強抵抗能力的快消行業,2012年的日子同樣難熬。尼爾森公司發布2012年第三季度對零售行業的調查結果顯示,三季度全國快速消費品銷售總額增速放緩,由16%下降至14%。
不過,在全行業暗淡時,總會有一些閃光的企業出現。2012年三季度,金佰利在銷售額略有下降的同時,公司凈盈余上漲20%,至5.17億美元。利潤的增長,使得金佰利調高了來年的預期。
作為第一任亞太區總裁,艾建華(Achal Agarwal)在接受《英才》獨家專訪時表示:對于金佰利在亞太地區的未來,他充滿信心。
復制韓國做法
收縮?調整?
2012年初,金佰利公司宣布將北亞和南亞整合為亞太區,原北亞區總裁艾建華掌管整個亞太區事務。在經濟低迷時合并的動作,很容易招致外界的揣測——這是金佰利在亞太地區戰略收縮的表現,還是意味著金佰利在亞太地區邁出了調整的步伐?
正略君策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合伙人劉紅軍對《英才》記者表示,以金佰利的競爭對手寶潔為例,目前中國是寶潔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由此可見,中國對金佰利也同樣具有極大吸引力。
將南亞和北亞業務合二為一,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向《英才》記者分析認為,這便于金佰利提高集中管理力度,減少企業運營費用,從而更主動地掌握產品定價。重新整合為的是集中財力、物力、人力來攻克中國市場。
分析師的說法,得到了艾建華的肯定,他對《英才》記者表示,“目前,亞太地區在金佰利全球的銷售份額中,大概占到了35%-40%,存在極大的發展潛力,不容忽視。通過合并,我們可以把重點資源放在關鍵領域進行分配,比如中國和印度這樣的國家。”
作為僅次于寶潔的美國第二大家庭和個人護理產品的生產商,金佰利在業界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不過,作為一家1994年就進入中國市場的企業,金佰利似乎在國內沒有獲得與其身份對應的名氣。
熊曉坤認為,金佰利晚寶潔4年進入中國市場,趕上了中國紙制品市場高速發展的末班車,但對于銷售渠道的不熟悉使金佰利發展速度較為緩慢。
而在劉紅軍看來,另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是金佰利剛進入中國市場時,走的是中高端的路線,但國內的消費水平比較低,要想擴大影響,必須要在中低端產品上有所覆蓋,可當時金佰利還沒有涉及這個層次的產品,導致其品牌沒有獲得大規模傳播。
雖然金佰利在中國一直以來比較低調,不過這并不妨礙其在中國的發展。
數據顯示,2009年以來,金佰利的產品銷售業績增長明顯:其高端品牌“好奇”紙尿褲和“舒潔”盒紙巾,年銷售量增長速度超過30%以上。
這給艾建華很大的信心,中國市場每年都在持續增長的市場份額,顯示了其產品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因為中高端的定位,讓金佰利的名氣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被“埋沒”,但金佰利未來仍然會堅持其市場定位。
艾建華告訴《英才》記者:“金佰利也有價格較低的產品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比如在印度市場,就會有相對低價的產品。但在中國市場,我們看到這樣一個勢頭,那就是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買到更加優質的產品,這個趨勢我們不會錯過。”
金佰利高端策略的成功在亞太地區也確有先例。在韓國,金佰利打敗自己的老對手寶潔。2012年10月,“好奇”紙尿褲占據韓國市場75%的市場份額,“高潔絲”和其它婦女類產品占領了56.6%的市場份額,紙巾品牌“舒潔”則攻占韓國市場36.4%的市場份額。“我們非常希望把韓國的成功做法拿到中國進行復制推廣”,艾建華說。
專一避免利潤負增長
一家具有140年的企業,僅靠紙制品就能獨步天下?
其實,早在20世紀初,在美國造紙企業進行多元化擴張的時候,金佰利堅守生活用紙制品的生產制作,并推出“高潔絲”衛生巾和“舒潔”紙巾。這一前瞻性的舉措在后來獲得回報,在長達10年的世界經濟大蕭條中,美國造紙業受到嚴重沖擊,但金佰利憑借專一的精神和產品創新避免了利潤負增長。
艾建華向《英才》記者介紹說,現在,公司投入了大量的研發資源,在韓國設立了全球創新中心,在中國同樣有大型的研發團隊。作為亞太地區的總裁,艾建華仍深知每款產品的屬性,作為一個與消費者緊密對接的行業,只有對領域充滿專業的精神,才能夠觀察到市場的變化,抵御風險。
不過,這能否應對國內紙制品市場激烈的競爭?國內企業恒安集團,多年來一直占據市場頭把交椅,維達紙業集團的地位同樣不可小覷,與此同時,寶潔在紙制產品的投入,讓市場的爭奪更加激烈。
熊曉坤認為,在中國市場,中低端產品擁有較大的需求空間,而外資通常走的是中高端路線,國產品牌如恒安集團的產品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寶潔、金佰利等外資品牌難以匹敵。
談及競爭,艾建華并沒有對競爭對手做直接的評價,而是用一種積極的心態來看待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有了競爭,會迫使我們更加努力地工作,關注競爭對手的產品,則有利于自身產品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