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業是早已進入全球化的產業。它的布局可決定造紙裝備市場布局。根據造紙產業發展周期將全球劃分為“四類”市場——成熟市場、發展中市場、初級市場和萌芽市場。
西歐,北歐,北美的美國、加拿大和日本等地區和國家市場較為成熟,裝備商的經營重心從設備供應向提供服務轉移,幫助紙企應用最佳可行性技術,優化裝備組合和進行技術改造。由于市場較為穩定,所以行業較少進行重組整合。
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尼、南非等國家屬于發展中市場,人均紙消費量仍處上升階段。行業不斷優化原料結構和產品結構。行業并購、整合速度加快,產業集中度逐步提升,裝備水平不斷提高。
巴西紙消費量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間。巴西擁有220余家造紙企業。行業著重于制漿,產業集中度高,工藝技術與裝備水平全球領先,FIBRIA單線制漿產能已達到130萬噸/年。鑒于制漿行業前景好,行業領先企業SUZANO漿紙集團公告稱,計劃建兩條年產能為150萬噸的桉木漿生產線。這兩條桉木漿生產線將于2013年—2016年間投產。
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為豐富的森林資源,制漿造紙工業情況復雜,裝備相對落后,但準入標準高,采用歐洲標準。俄羅斯紙產量和紙種比例失衡,市場發展和對造紙機械的需求潛力很大。
印尼人口眾多,消費市場潛力大。印尼注重林紙一體化建設,具有木材資源優勢。在上個世紀80年代—90年代,印尼的單機產能較低。近年來,印尼新建成的制漿生產線規模較大。印尼已進入淘汰落后設備和提高新設備產能的發展階段。
印度、越南和泰國等國家的制漿造紙行業處于初級發展階段。
印度人口占全球15%左右,紙張消費量只占2%,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印度紙業在短期內產量增長緩慢,但發展前景好。
越南漿紙產業較弱,將致力于發展年產能為8萬噸—15萬噸的造紙項目。我國制造的造紙設備適合越南國情。
泰國目前有51家造紙企業和9家制漿企業,紙漿產能為126.4萬噸。泰國化學漿行業使用的多為上個世紀80年代—90年代的國際先進設備,現已進入設備升級換代時期。
上述國家多漿種并存,人均用紙量提升空間很大,也是重要的目標市場。
非洲人均紙張消費量低,生活用紙基本依賴進口,對紙張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除南非外,非洲其它國家的造紙業發展處于萌芽階段。某些地區的資源豐富,勞動力低廉,造紙產業發展空間較大。
這一地區的工業基礎薄弱,產業發展緩慢,技術設備落后,對造紙設備需求潛力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