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連續4年干旱的嚴峻形勢下,云南省林業廳召開的2012年林業產業發展統計新聞發布會上傳來好消息,2012年云南省實現林產業總產值1587.49億元,實現林產業增加值669.61億元,增加值占全省GDP總量的6%以上,林業經濟已成為云南重要的支柱產業。
高投入帶來高產出
地處長江、珠江、湄公河等六大重要河流的源頭或上游的云南,是東南亞國家和我國南方大部分省區的“水塔”,具有重要的生態戰略地位。在全國劃分的50個重要生態功能區中,云南占據8%;在全國約3萬多種植物種類中,云南就有1.7萬多種,占全國總數的52.8%。
云南省林業廳副廳長劉一丹說,云南是中國植物種類最多的地區,但林業產業真正得到發展卻是從新世紀開始的。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發展思路,至2012年,全省累計投入中央和省級林業建設專項資金356億元,年度投入從2002年的14.7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54.7億元、年均增長14%,其中僅省級林業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就由2002年的500萬元左右增加到2012年的3億元左右、增長了近60倍。
高額的投入也帶來了高額的產出。按照新的統計口徑,2012年,云南省實現林產業總產值1587.49億元,相對2011年的1062.3億元而言,同比增加近50%。而在2010年,這一數字僅為839.6億元。總產值快速增加的同時,云南林權抵押貸款業務也發展迅猛,至2012年,貸款余額突破了114.6億元,在全國連續3年排名第一,并發展林業產業省級龍頭企業321戶,從業人數8萬人,帶動農戶300多萬戶。
發展潛力依然很大
但云南林業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大資源、小產業、低效益”的狀況依然十分突出。
“云南的森林資源在全國排名第二,僅次于黑龍江,但林業總產值只占全國的2.39%,在全國排在第17位。”劉一丹說,云南具有豐富的林業資源,擁有全國1/10的森林面積、1/8的森林蓄積,雖然近年來林業產業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但這是在基數小、底子薄的基礎上實現的,從整體上看林業產業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
據國家林業局初步估算,2012年全國林業總產值3.7萬億元,是2002年4634億元的近8倍,山東、廣東、浙江、江蘇、福建等省的林業產業總產值已超過3000億元。而按原口徑,2012年云南全省林業總產值只有885.5億元,僅占全國林業總產值的2.39%,而浙江的林業用地面積僅為云南的27%,森林蓄積量不到云南的1/10,但總產值卻超過3000億元,是云南的3倍多。
“這說明云南的森林資源經營仍很粗放,林產品的科技含量較低,產業結構依然不盡合理。”劉一丹說,按原口徑統計,2012年林業總產值為885.5億元,產業結構為7.1:2.4:0.5;按新口徑統計,2012年總產值為1587.5億元,產業結構為3.8:5.1:1.1,依然存在第一產業發展基礎不扎實,第二產業林產品加工科技含量低,效益不高,第三產業比例不高等問題,云南省的林業產業發展空間、發展潛力依然很大。
打造產值超百億元企業
云南省林業廳也明確了今后的發展目標,按原口徑,到2016年,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1500億元,農民林業人均收入超過3000元,一、二、三產業產值比率調整為5:3:2;到2020年,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2500億元,農民林業人均收入超過500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0%以上,一、二、三產業產值比率調整為3:5:2,從而把云南建設成為全國具有較大影響的林業產業強省。
“林業產業將成為帶動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建設綠色經濟強省的骨干產業、支撐全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產業。”劉一丹表示,下一步將按照循環經濟、綠色環保產業的要求,集中資源努力打造幾個產值超百億元的企業,帶動超千億的骨干產業,振興特色經濟林、林漿紙、森林生態旅游等九大林業產業。